-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霍城县县城Ⅰ区集中供热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简本)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3月
1总论
1.1项目由来
霍城县位于新疆西部边陲,伊犁河谷西北部的开阔地带。是中亚各国乃至我国内地陆路进入伊犁地区的门户。霍城县城现状人口约6.8万人,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并结合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秉承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将县城分为三个供热区域,规划Ⅰ区为:218国道以东、中心街以北、环城路以南、萨尔布拉克河以西的区域;规划Ⅱ区:218国道以东、以北、中心街以南、萨尔布拉克河以西的区域;规划Ⅲ区:萨尔布拉克河以西,铁路线以东,清伊高速公路以南区域。本次评价只针对Ⅰ区进行评价。
目前Ⅰ区的采暖方式分为集中供热和分散小锅炉两种,Ⅰ区2011年集中供热总负荷46MW,供热面积53.5万m2,分散小锅炉房供热总负荷16.7MW,供热面积19.64万m2,近期(至2015年)Ⅰ区内将新增建筑面积110.96万m2,届时Ⅰ区内总供热面积将达到184.1万m2,需采暖总负荷106.3MW。现有的采暖热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供热需求,若继续增建分散小锅炉,将造成更多的资源浪费,进一步加剧冬季城市大气污染;且Ⅰ区现有的集中供热设施位于市中心,选址不合理,在运行、维护期间运煤、除尘、除渣等过程对周围重要职能部门、商业中心及住宅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因此,霍城县城乡建设局拟投资10167.69万元,拟择新址异地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以满足Ⅰ区近、远期发展的需求。新热源建设地点为霍城县城北端的兰干乡拜什克兰木村,大将军酒厂西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58MW高温热水锅炉(预留远期4×58MW扩建位置)、配套辅机及辅助设施,新建配套管网7.5km(单程),在利用现有8座换热站的同时新建13座换热站。本项目建成后供热能力达116MW,可满足Ⅰ区近期采暖面积184.1万m2(采暖总负荷106.3MW)的需求。项目建成后将取缔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原恒润集中供热锅炉房及9座分散小锅炉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单位社会、经济环境、气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在分析工程污染源的基础上,进行了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和环境影响预测分析,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作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
1.2.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年本,国家发改委号令)。
(1)《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国家环保总局)。2004.1)。
(15)《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2]26号,三部委)。
(16)《关于工作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办〔2008〕70号(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2008.8.15)。(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国家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2009.3.1)。1.2.2技术规范、标准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T2.1-93,国家环保总局)。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国家环保总局)。(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水环境》(HJ-2011,国家)。()《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国家环保)。()《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4-,国家环保)。《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 -2004,国家环保总局)。()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01);
(12)《防治城市扬尘技术规范》(HJ/T393-2007)。
1.2.3任务依据
(1)()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
1.3评价目的
(1)通过对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的调查,掌握评价区域环境本底状况 (2)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模拟计算,预测工程建成投后排放的主要污染种类、数量及其环境影响,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污染防治对策措施;最大限度地削减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 (3)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