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的法律制度7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朝的法律制度 [学习目标] 了解商朝的主要立法,掌握“刑名从商”的含义及商朝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重点 掌握商朝继承制度的发展变化。 商朝的建立及立法概况 汤灭夏朝,商朝建立 自启建立夏朝,夏共十四世,夏桀是夏朝的第十七君,有国四百七十一年。夏在“太康失 国”,“少康中兴”。少康之后的第六代孙孔甲立,但好鬼神之事,荒淫无度。孔甲之后,三传至桀。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生活奢侈腐朽。在它统治时期,天下已经崩溃,诸侯各自为政,互相侵伐。就在夏王朝日趋衰糜之际,商部落强大起来。 商族是居住在黄河下游的一个历史悠久的部落。《史记·殷本纪》记载:有娀(song,音松)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契是商族的始祖。在夏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时候,商也建立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并在向奴隶制过渡。黄河下游经常洪水泛滥,所以商族多次迁徙。从契至汤十四世,共迁徙八次。汤定居于亳(今河南商丘)。商在汤之前,一直臣服于夏。夏桀曾把商汤囚禁在都城夏台。商汤(商汤像)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君主,他任命伊尹(伊尹相)为相。商汤先后征服了韦、顾、昆吾氏等诸侯,举兵西进,打败夏桀。夏亡,商朝建立。 商汤像(中国通史第一卷46页) ( 公元前1600年,汤的军队打败了夏桀的军队,汤建立了商王朝。汤,又名成汤,甲骨文称他为大乙。在灭夏之前,汤迁都亳,宣布《汤诰》。公元前1600年他联合各方面和部落征伐夏桀。出发前,汤做了《汤誓》。汤成立商王朝以后,吸取夏桀灭亡的教训,勤政爱民,受到人民的拥戴。) 伊尹相(中国通史第一卷47页) 公元前1541年,商老臣立成汤嫡长孙太甲继位。太甲即位后,不遵循成汤之治,残暴失德。太甲三年,伊尹将太甲囚禁起来,自己摄政。在太甲被囚禁的三年里,伊尹没有放弃对他的教化。太甲在伊尹的耐心教导下,悔过自省。伊尹见时期成熟,就迎太甲回宫当朝。传说太甲死后,伊尹作《太甲训》。甲骨文有伊尹的记载,他是商一代的名臣。 商灭夏后,势力发展很快。但由于洪水泛滥,自汤至盘庚立时,又迁都五次。盘庚最后由奄(今山东曲阜)迁至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始定居下来。盘庚迁殷以后,政治状况较好,社会也比较稳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武丁统治的五十多年里,为商朝最强盛的时期。(武丁像)《诗·商颂·玄鸟》记载:“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武丁像(中国通史第一卷49页) 武丁中兴,国力强盛,在军事上不断征战四方。武丁用了三年亲自率军征讨鬼方游牧部落。在征伐西羌是,将俘虏作为人祭和人殉。随着武丁的节节胜利,商朝势力急剧加强,达到“武丁中兴”。 商朝的最高统治者是商王,他是商族奴隶主阶级的总代表,自称为“予一人”,掌握着国家的军事、行政、立法、司法大权。国王之下,设冢宰(冢,大也。冢宰是商王下面的最高行政长官。)和百官。百官按其职责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行政事务官,如尹、宰、小臣、小耤臣、百工;二类是负责征伐的武官,如马、射、戍、亚、卫;三类是掌管祭祀、宗教活动和记事的史官,如乍册、卜、巫、史等。商朝奴隶主国家的机构比夏朝完备。 商朝进一步发展了夏朝的土地国有制和种族、部落奴隶制。商朝的土地都属于商王所有,劳动人民都是商王的奴隶。商代的手工业发展很迅速,技术提高得也很快。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铸造业,商代青铜器是铜锡合金,制作技术很高,尤其是礼器,造型美观,纹饰精巧。(配图商·司母戊方鼎)现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器中,有少数铸有一些文字,称为铜器铭文。(配图小子逢卣(yu,音有)铭文)商代的铜器铭文,长的有四、五十字,短的只有一、二字或五、六字。据史料发现,商代已有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甲骨文。据学者统计,约有三千五百个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二千字左右。商朝甲骨文的内容多为记录占卜之事,所以又称为卜辞、契文、刻辞。甲骨文卜辞较长的一般为四、五十字,最 长的有百字左右。(配图商代狩猎甲骨文)商朝文字的发达,标志着我国奴隶制文明的高度发展,也为商朝奴隶制法制的发展创造了文化条件。 商·司母戊方鼎(中国通史第一卷51页) 司母戊方鼎是商王文丁为祭祀母戊而铸造的祭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殷墟出土,重875斤,是中国现存最重的青铜铸件。腹内铸铭文“司母戊”3个字。司母戊方鼎集中体现了殷商时期青铜冶炼的水平,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小子逢卣(yu,音有)铭文(中国通史第一卷56页) 商代晚期帝乙在位时,某贵族在某年某月某日,名小子(商代的官名)逢前往某地办事。事成之后,赏赐逢贝二朋。贝五枚为一

文档评论(0)

湘雅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2014230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