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悬索顶结构体系 美国亚特兰大市左治亚体育馆,屋顶240m?192m 屋顶平面,由涂有聚四氟乙烯的玻璃纤维膜覆盖,屋面呈钻石状,看上去象水晶一般。 整个屋顶由7.9m宽,1.5m厚的砼受压环梁固定,共52根支柱支撑着700m周长的环梁。受压环坐落在“特氟隆”承压垫上,可作径向移动,将风力和地震力均匀传向基础。 室内全景。 意大利南部凡纳弗罗市MG研究试验室。可伸缩的“帐篷”,位于福特那河峡谷内的水池中央。膜由6个35m跨拱架支撑。 英国格林威治千年穹顶。穹顶周长1km,直径365m,中心高度50m,它由超过70km的钢索悬吊在12根100m高的钢桅杆上。 穹顶中心为表演舞台。现场施工从1997年6月开始,8000根基础桩。1600t钢构件于1997年8月至现场,索网和膜安装于1998年上半年,1998年秋移交业主 美国巴尔的摩内港6号码头音乐厅。形状为蟹状的张拉式索膜篷顶,有2000个座位。 鸟瞰。 内景。原设计用5年,后受欢迎,保留了10年,直至膜片更换。 美国田纳西州世博会水陆剧场。 沙特阿拉伯哈吉机场。 沙特阿拉伯法奥德皇家国际球场。 马来西亚科隆坡自行车赛场。 汉城体育馆 韩国2002年世界杯体育场馆。大邱综合体育场平面。 屋顶由拱状钢屋架及24个PTEF膜结构组成。拱跨度273m,高28.7m,拱截面6m见方钢管桁架。 膜结构用于娱乐空间 膜结构用于商业街 * * 土木工程施工 膜结构-1 索膜结构技术 索膜结构的起源及膜材料 索膜建筑结构的分类 索膜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国外典型索膜结构 国内典型索膜结构 索膜结构的起源及膜材料 索膜建筑是自然美、技术美和艺术美的结合。 索膜结构体系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居住的帐篷(支杆、绳索与兽皮构成)。 1967年德国建筑师Frei Otto第一次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博览会德国馆创造性地大规模成功运用了索膜建筑。 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高强、防水、透光且表面光洁、易清洗、抗老化的建筑膜材料。 1970年大阪博览会上的美国馆采用的膜材为涂覆聚氯乙烯(PVC)的玻璃纤维织物,强度上经受了两次台风的考验。 70年代美国制造商改进了涂覆的面层,采用了聚四氟乙烯(PTEF,商品名Teflon) 制造商又对价格较低、涂覆PVC的聚酯织物进行改进,再加一面层,比较成熟的有聚氟乙烯(PVF,商品名Tedlar),抗紫外线,提高了自洁性。 工程计算科学的飞速发展,索膜建筑结构东山再起。 索膜结构的起源及膜材料 膜材的寿命与膜材表面的涂层厚度有关。一般膜材质保15年。 被尊为索膜建筑与结构技术先驱的德国建筑师弗赖.奥托(Frei Otto)第一次在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博览会德国馆应用索膜建筑技术 1973年聚四氟乙烯膜(PTFE,商品名Teflon,-特氟隆)首次应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拉维恩学院学生活动中心。经过20多年的考验,材料还保持70~80%强度,仍透光。 索膜建筑结构的分类 索膜建筑从结构方式上简单地分为:张拉式、骨架式、充气式三大类。 张拉式是索膜建筑的精华和代表。张拉式又分为索网式、脊谷索式。张拉式表现力强,结构性能好,造价稍高,施工精度要求高 骨架式在特定条件下采用。骨架体系自平衡,膜体仅为辅助物,膜体本身的强大结构作用发挥不足。骨架式与张拉式结合使建筑效果富于变化。骨架式造价低于张拉式。 充气式索膜建筑历史长,形象单一,空间要求气闭,使用功能有明显的局限性。但充气式索膜体系造价低,施工速度快,在特定条件下有优势。 索膜建筑的灵魂——预张力。预张力使“软壳”各个部分(索、膜)在各种最不利荷载下的内力始终大于零(永远处于拉伸状态) 索膜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 现代索膜建筑的设计过程: (1)分析建筑功能与内外环境,使形式与之协调 (2)借助计算机的图形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统筹规划和方案设计 (3)用结构找形、体系内力分析与裁剪软件完成索与膜的下料与零件加工设计图 索膜建筑的施工过程(三阶段) (1)在工厂内完成膜材的剪裁,初始粘合 (2)钢索与膜面现场安装,拼合与初始成型 (3)张拉定位索与顶升支撑杆对膜面施加预应力达到设计找形值 国外典型索膜建筑结构 1985年在日本茨城县举行的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的美国馆以高耸的桅杆悬挂银白色的屋面 美国工程师盖格(D.Geiger)设计成以索、膜与压杆组成的“索穹顶(cable dome)”,荷载从中心受拉环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