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一、交强险条例中第二十二条规定的情形造成的人身损害,发生诉讼案件后,如何答辩? 1、交强险条例与交强险条款均使用了“垫付”而不是“赔偿”的概念, 并且保险公司能够向致害人追偿。垫付不是赔偿,对于这几种紧急情况,保险公司仅承担垫付义务。 2、抢救费用本来就属于交强险的赔偿项目,如果对于医疗费用保险公司需要赔偿,又何来“垫付”? 3、被保险人与保险公司形成的是保险合同关系,交强险条款约束着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且交强险条款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一制定的,相比一般保险合同效力更高,不存在显失公平的内容。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二、交强险诉讼案件中,有驾驶人肇事逃逸情节的,如何答辩? 观点: 交强险项下,驾驶人肇事后逃逸的,丧葬费和抢救费保险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理由: 1、《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机动车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就丧葬费、全部或部分抢救费先行垫付,社会救助基金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 2、因为肇事逃逸是一种状态,只要驾驶人发生了驾车逃逸或者弃车逃逸的行为,就应该认定为肇事逃逸。 3、对于至今尚未设立社会救助基金的地区,应由负有设立社会救助基金义务的政府机构,而不是保险公司来承担赔偿责任。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三、交强险诉讼案件中,有关精神抚慰金问题,如何答辩? 交强险条款第八条规定: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项下负责赔偿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目前法院的通常做法: 在肇事车同时投保交强险和商业三者险的情况下,法院有时为了规避商业三者险中保险公司不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除外规定,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内优先赔付精神损害抚慰金,而其他赔偿项目,则纳入商业三者险中判决保险公司赔付。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三、交强险诉讼案件中,有关精神抚慰金问题,如何答辩? 答辩观点:精神损害抚慰金必须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金所包含并发生的所有赔偿项目中按比例赔付,因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只是死亡伤残赔偿金所包含的众多项目中的一项。交强险条款并没有规定赔偿顺序,将任何一项优先赔付,都不符合立法本意。 如果受害人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下的累计损失不超过11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全部赔偿; 如果受害人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下的累计损失超过11万元,则应根据精神损害抚慰金在该损失中所占的比例确定。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三、交强险诉讼案件中,有关精神抚慰金问题,如何答辩? 例如,受害人在“死亡伤残赔偿金”项下的损失为:丧葬费10000元,死亡赔偿金250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0元,合计290000元,精神抚慰金如何计算? 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死亡伤残赔偿限额”项下赔偿110000元,其中包括赔偿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30000÷290000×110000=11379.3元。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三、交强险诉讼案件中,有关精神抚慰金问题,如何答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交强险中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问题的复函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2008)皖民一他字第0019号《关于财保六安市分公司与李福国、卢士平、张东泽、六安市正宏糖果厂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3条规定的“人身伤亡”所造成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与物质损害赔偿在强制责任保险限额中的赔偿次序,请求权人有权进行选择。请求权人选择优先赔偿精神损害,对物质损害赔偿不足部分由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赔偿。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 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云高法〔2001〕176号《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被害人就刑事犯罪行为单独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刑法第三十六条和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以及我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于刑事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精神损失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结以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三、交强险诉讼案件中,有关精神抚慰金问题,如何答辩? 诉讼案件处理指引(实体指引) 四、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性质如何?能否对交通事故认定书提出异议? 我司观点: 交通事故认定书属于证据,公司可以在庭审过程中对认定书的内容提出异议。 理由: 1、根据最高法院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处理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1992]39号)第4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时,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所做出的责任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