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HYPERLINK /upload/article/temp/2393/fj080415175259.doc \o 浅谈汉语词汇教学与物理教学的融合 \t _blank 浅谈物理教学与汉语词汇的渗透融合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会发现许多物理知识点渗透着其他学科的思想,与之结合得天衣无缝,如果以相应学科的知识来辅助解释有关物理现象,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如果条件允许,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汉语词汇知识点,进行辅助教学,使相关的物理知识与词汇含义相融合,使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不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的含义,而且还能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笔者从以下五方面出发,浅谈物理教学与汉语词汇的渗透融合,抛砖引玉,供读者参考。
一、物理教学与成语的渗透融合
在光学这一章节中,光的直线传播问题可与汉语词汇中的成语“坐井观天”相联系。见图一,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则由几何光学知识可知,在井底的青蛙的视角为图中的β角,故青蛙的视野将被限制在顶角为β的一个圆锥体内。从这点出发,其比喻为眼界小,见识少的含义也就显而易见了。
如物理学中的着火点问题。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该知识点可以和成语“水火不相容”相对应:水多火灭,水少火旺,比喻为二者对立,绝不相容,你存我亡。
又如机械运动,宇宙空间中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与之相对应的成语是“斗转星移”、“旭日东升”。
二、物理教学与俗语的渗透融合
在机械能这一章节中,功能关系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很难把握。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有意识地解释汉语中的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进行转化。“人往高处走”,需要克服自身重力做功,即要消耗能量,比喻人要有所成就,需付出努力。“水往低处流”,描述的是自然界的一条客观规律,其实表现了物理学中的“力与运动”的关系。“低”,说明存在地势高低,类似于一个斜面,“水”流动,类似于一个物体沿斜面下滑,见图二。该物体受到三个力,分别是重力G,支持力N和摩擦力F。物体下滑,则我们可以得到,而,是重力G的一个分力。所以得到:“水往低处流”的原因是水受重力影响由高处流向低处。从这一例子中,既加强了功能关系知识,又复习了力与运动,一举两得。
如物理学中的压强问题。作用力一定,减小受力面积,压强增大,效率提高。与之对应的是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三、物理教学与谚语的渗透融合
在物体平衡这一章节中,杠杆平衡问题困扰了很多学生。为了使学生深化知识点,教师可以结合谚语“小小秤砣压千斤”进行理解。见图三,A是一个支点,一根杆子放在A上,它的重心在B点。此时,杆左端离A点距离为L1,杆右端离A点距离为L2,AB=L3。现在杆子左端挂一重物G,在杆子右端挂上秤砣mg,当杆子水平时,若G、mg和GB对A点的力矩满足,则杆子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取,,,(假设杆子能承受足够大的力),即可得:1千克重的秤砣压住了1000千克重的物体。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说过“如果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如物理学中的热量传导问题,与之相关的是谚语“瑞雪兆丰年”。
又如水蒸气液化的问题。与之对应的是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四、物理教学与歇后语的渗透融合
在光学这一章节中,平面镜成像问题,可以形象地用汉语中的歇后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进行说明。见图四。根据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物像对称,因此猪八戒看到的像和自己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使学生在欢笑中轻松获取该物理知识点。
如物体受力和耐压的问题,与之相关的是歇后语“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拿鸡蛋往石头上碰,结果是蛋碎石全。引申为不堪一击,自取灭亡。
又如声音的音色问题,与之对应的是歇后语:唢呐里吹出笛子调──响(想)的不一样。
五、物理教学与诗词歌的渗透融合
在光学这一章节中,光的折射成像问题。关于该问题,教师可以讲解古诗:“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进行说明。见图五。平静的池水可以看成是一面平面镜,在水池中看到了明月,是镜面成像问题。而水浅的原因如下:池深H,A是池底一点,观察者在A点正上方垂直水面观察A。A发出的光线经过水与空气的界面,发生折射后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在视网膜上成像,观察者依据进入眼睛光线的逆方向去寻找物点A,此时看到的是所成的像点B,根据折射定律,B点的深度(是水的折射率,),故人们看到的池深比真实值偏小,由此发出感叹:潭清疑水浅。
如物理运动学中选择参考系的问题,可以联想到毛泽东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或电影《闪闪的红星》的主题曲《红星照我去战斗》中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物理教学与汉语词汇的渗透融合,对教师来讲,是教学能力上的一种挑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科考试大纲解析.doc
- 2015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doc
- 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计划范文.doc
- 2015年黑色冶金行业.doc
- 2015年绩效管理课程设计结果1.doc
-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doc
- 2015年汽车行业标准项目计划汇总表97.doc
- 2015年山水居生态养生会所运营计划.doc
- 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一步工作打算.doc
- 2015年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招聘启事.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