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图与历史地理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期刊论文,欢迎下载!

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巾游开发 I ·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I 古地图与历史地理研究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地理与古地图研究中心 李孝聪 历代各种地图对地理要素所采用的不同表现方式,透视的方向,载量的取舍,既代 表某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反映那个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和文化。通过 对各类专题地图的分析,我们可以明了中国人当时是如何理解那块被其政府统辖的地理 空间,又是如何用地图的方式来表达人类的使用目的。不仅绘制地图的人自己能明白, 也能让其他用地图的人看得懂。这就是中国古代舆图编制的原则和功能。中国各个历史 时期绘制的疆域政区图、沿海图、河渠图、边防图、城市图和军事营汛图等专题地图, 为研究中国社会某一时期、某一区域的自然或人文地理,提供了相对准确的时空断面。 地图传达着丰富的信息,我们既要把古地图当作研究历史问题的第一手史料。同时古地 图本身又是历史研究的对象。本文借助对一些中国古代舆图的解读,就如何利用古地图 来研究历史地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1.清代黄河图对比现代地形图与卫星遥感影像,但是遥感影像不能提供各阶段变 迁的时代。必须依靠古地图来考订下游河床的几个演化阶段。 为什么明清两代河工图多起来?原因在于明清两代倾全力堵口治河,使“两岸故道 始尽塞”,。全河尽出徐、邳,夺洒人淮”。但是因水不旁泄,来沙无减,下游河床很快 变成“悬河”,使后期河患仍然不断,清代以后徐州以下成为河决多发地段。由于水量 “黄强淮弱”,被黄河占夺的淮河下游河道淤高,河水难以宣泄出海,壅成洪泽湖,严重 影响了维系京师与富庶的江南间漕运的运河畅通。因此,从明朝中叶伊始至有清一代, 治河保运成为最重要的.国策之一,同时为治河而绘制了大量河工图。收入《清内务府造 办处舆图房图目初编》河渠门类涉及黄河河工的舆图共33件①。 《黄河南河图》,清乾隆年间,绢本彩绘,不注比例,长卷裱轴,38×183厘米。 右始于江苏砀山县杨家楼、赵家庄,距河南省界22里;左止于云梯关黄河海口。用形 象画法表现江苏省境内黄河下游的流路、与运河及其他河流的位置关系和周围环境,详 细绘出山岭、河流、城池、堤坝、闸桥;突出山体形状,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理实 体,黄河涂赭黄色,其他河用兰青,河堤用褐色。图上黄河至海口间的辛家落截弯取 ①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编:《清内务府造办处舆图房图目初编》,民国二十五年(1936)。 此图目主要根据乾隆年间的《萝图荟萃》和《萝图荟萃续编》整理而成,也包括一部分乾隆以后绘制 的舆图。 自m口j日女№4研R E二=。 直,旧河湾未形成牛轭湖。“邛州旧城”标为期面.徐州府、云龙山绘之甚细.似出自 徐州人之手。图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收藏号:G7822Y4A5.H9.原系列 号;g ‘江苏南河图),清道光年问,佚名彩绘.纸本,84×114厘米。描绘黄河下游堤 防之图。地图方位上东下西.黄河西自江苏省徐州起,东止于海岸河口;运河北起宿迁 县济运闸t南至长江北岸瓜洲。以洪泽瑚为中心,用不同颜色的符号.画出河堤、固 捌楚历史地理与长旺中游开发 ·舢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l 堰、埽坝、闸、桥、引河等治河工程。云梯关以下的黄河在黄泥嘴、俞家滩画出两个牛 轭湖。应该是嘉庆八年(1803)由南河总督吴墩主持截弯取直工程后的产物。另外,图 内“事”字一律改写成“甯”,显然以避道光皇帝之讳而为,所以推测此图应绘于道光 年间。也是1858年5月6日雒魏林大夫赠送英国皇家地理学会。 2清代长江江防围多标注的主泓离岸距离、沙洲的位置与长度。为分析几百年来 长江江水对两岸侵蚀或堆积的趋势与速率.提示了有时间跨度的可供参地的量化指标; 沿海圈描绘了河口形态、沙堤的位置、宽度与蹂度,为海岸带地貌和水沙关系的演变, 提示了可供参比的数量指标。 啻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