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苏轼词两首》.docVIP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苏轼词两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苏轼词两首》》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初步了解豪放派的艺术特点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说:“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想一想,这位幕士为什么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 与柳词的婉约细腻不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豪放,清代有人评说苏轼词“自有横槊气概,固是英雄本色”。 请同学谈谈苏轼。生平际遇、人生态度等。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背景介绍: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因“乌台诗案”(1079年)被贬到黄州,后旧党执政又升任翰林学士,不久又贬出杭州等地,59岁时,更被贬到惠州和儋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导朗读,正音,读出气势。上片高起再平稳而后慷慨激昂,要读出对赤壁之战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下片渐紧渐烈,沉郁过后,归复于旷远。 三、研读课文 1、首句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时空背景,有何作用? 有如《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去,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惊”字本义为“马骇也”——《说文》,意即马受惊狂奔, 以上三字写出水势之汹涌澎湃。 小结:上片写景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江山如此多娇。。。)的慨叹,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这些生动的描写把读者带到一个惊心动魄、思接千载的奇幻境界,为周瑜的出场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背景。以景衬人。(板书) 4、在下片中苏轼是怎样塑造周瑜形象的? 明确: ⑴ 美女衬英雄,侠骨柔肠,方谓风流人物,表现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青春年少、年轻有为(春风得意)。(“小乔初嫁了”) ⑵ 正面描写周瑜气概风度,表现周瑜风度翩翩,具有儒将风度(性情温厚\精通音乐)。魏、晋以来,上层人物以风度潇洒、举止雍容为美,羽扇纶巾则代表着这样一种“名士”的派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⑶“谈笑间”,极言周瑜指挥若定、从容不迫的大将风度。“灰飞烟灭”,极言强大的敌人在周瑜面前的不堪一击。这句写的是虚景,是作者的想象,板书“虚实结合”。(见练习)赤壁之战对于吴军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4岁的他与28岁的诸葛亮,要对付年已54岁的老谋深算的曹操,而作为吴军统率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怯,反而从容娴雅,沉着应战,巧用火攻烧掉了敌人的战船。这种指挥若定的风度令词人满怀崇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作者怀念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板书: 周瑜 苏轼 雄姿英发 早生华发 少年得志 壮志难酬(以人衬己) 作者由周瑜英雄想到自己,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个人情怀。至此,我们已能明白作者大赞周瑜的丰功伟绩,是为了抒发自己年岁将老、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可以理解为周瑜如果死后有知,魂魄回到当年的赤壁来,一定会笑我多情善感,头发早早地斑白了吧!也可将“应笑我“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嘲。 6、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对于这句有许多的争论,有人说反映了作者消极颓废的思想,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呢? (1)“人生如梦”是压抑之下的自我安慰之词。 “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寄托壮志未酬的苦闷。 (2)人生如梦一般短暂,我何必为自己的不得志耿耿于怀呢?辉煌也是一生,郁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和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失意潦倒算得什么?看得开,才能出得来,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达观态度,诗意人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小结:全词由江带出,景、情、史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理寓其中。(板书)     定风波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豪放旷达的思想情怀,学习面对逆境泰然处之的精神。 2、学习诗作借助生活小事抒发人生感慨的写作技巧。 3、品味诗作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