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苏武传》》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有一个人,他让信守“史家”笔法、平实客观、冷静翔实地照录史实的史学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禁不住抒发钦敬之情。有一个人,他以一座丰碑式的形象永恒不倒,千载而下,依然以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感动着炎黄子孙!他就是——北海牧羊19载节操不改的西汉使臣苏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走进苏武。
(二)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班人马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自汉高祖刘邦,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语言重辞藻,尚典雅,喜用古字,倾向排偶。《苏武传》可与《史记》名篇媲美。
(三)接力朗读,读前由本小组同学给所读部分安四字小标题,理清脉络。
小标题(仅供参考,答案不限):
1段:身世背景。 2、3段:缑王谋反。 4、5段:卫律劝降。
5段:流放北海。 7、8段:李陵劝降。 9、10段:被放回国。
(四)课文解析
一、选材:苏武活了八十多岁,而《汉书》中只重点写了十九年,即出使并羁留匈奴的十九年,在这十九年中,又选取了几个典型场面浓墨重彩的描绘,如两次自杀、两次劝降、北海牧羊。因为这些能突出表现其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板书)这是八十年间最精彩的人生篇章。
二、如何理解苏武的自杀行为?
1、找出原文。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1、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方式和说辞有何不同?为什么? 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语言粗俗而直露。先以副使张胜获罪,苏武“当相坐”,来胁迫他,遭拒绝后,又“复举剑拟之”来威逼,然“武不动”。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来利诱。(板书) 而李陵则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设身处地,娓娓动听。针对苏武所信仰的“义”,李陵步步为营,层层紧逼,劝降可分几个层次:信义安所见?——君对苏武兄弟薄情寡义——母逝妻嫁、儿女孤苦,你伤害了母子、父子之义。——人生苦短,义和生命孰重?——现身说法,五都不要那所谓的“义”了,打消顾虑吧。——天子无常,即使回去也安危未知,你为谁守“义”? 之所以不同,一是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二是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原来是汉朝的武将,被匈奴俘虏后投降的,本是无气节的武夫,希冀献功的小人,并无是非标准,惟利是图,所以丑态百出,遭到苏武的唾弃。而李陵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被汉武帝诛灭家族。所以在劝降时用攻心法,而且在看到苏武的大义凛然后能“泣下沾襟”,他那尚未泯灭的爱国之心、羞恶之心被唤醒了,他的内心剖白真实感人。这部分是全文最出彩的,两人的刻画都很到位。 人物语言个性化,能充分表现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卫律手段卑鄙,态度傲慢,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当他说出“与君为兄弟”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李陵则采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方式,“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全然不为所动,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表明自己的立场。采用的是绵里藏针、有理有节的方式。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先说无功而列将封侯,皇恩浩荡,再说事君如事父的大义。(板书“义士”)四、用对照、映衬的艺术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为了突出表现苏武的民族气节,文中着重写了三个人,与苏武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副使张胜,一个是为虎作伥的卫律(板书),一个是曾为朋友的李陵。他们都在匈奴的威势面前丧失了民族气节,拜倒在敌人脚下。在出使匈奴之初,通过与张胜的对照,凸显了苏武以死全节,镇静无畏的使臣风度和高贵品质。在苏武被威逼利诱之时,以卫律的骄横无耻、色厉内荏衬托出苏武的坚定镇静、深明大义,使忠奸之别有如冰炭不能相容。与李陵的“泣下霑衿”对照,凸显苏武胸襟之广、信念之坚。五、北海牧羊——贫贱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同步提升训练15《今生今世的证据》.doc
- 201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专项训练5-4.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4课《沁园春长沙》.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18课《汉乐府二首》.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八课《我的回顾》.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罗曼罗兰》.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我的回顾》.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九课《荷塘月色》.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三单元第9课《荷塘月色》.doc
- 2013广东省英豪学校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1重点探究学案:第三单元第12课《我与地坛》.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望海潮》.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雨霖铃》.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月考作文评使用论据》.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张衡传》第二课时.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张衡传》第三课时.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张衡传》第一课时.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祝福》3.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祝福》(下).doc
- 201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祝福》.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