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24 文言实词(二)
学案目标 1.理解实词推断的方法。2.掌握实词选择题的技巧。
方法梳理
文言实词的掌握,一靠平时点滴的积累,二靠临场推断方法和能力。不仅是多义词需要在语境中推断其义项,而且在文言文综合阅读中,尤其在翻译题中,常常会碰到个别字、词、句一时无法理解,特别需要有根据语境推测文意的方法和能力。实词理解题,有时并非完全在于考查考生是否清楚无误地记得实词的意思,更主要的是考查考生是否会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为此,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实词推断,最重要的是分析实词所在的句子语境,包括处于什么地位(词性)、应该有什么样的含义(内容)、实词本身所传达的信息(词义引申)。实词推断方法很多,如:①组词推断。现代汉语双音合成词是古代单音词的继承和发展。组词推断,即以文言单音节实词A为语素组成双音节合成词AB或AC,依据B或C可推知A义。如“赞助”,“助”是“帮助、辅助”,可推知“赞”为“助”义,又如2009年山东卷“犯风而罢虞人”中“犯”可组词为“冒犯”,可见“犯”是“冒”义。②字形推断。依据形声字的形旁或其造字法如会意、指事等推断其义。如“趋”字,“走”为形旁,自然与走路有关。③成语联系法。即借助现代汉语中的成语来推断。下面重点介绍几种主要而常用的推断方法。
(一)对称推断法
1.方法点拨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因此,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进行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2.演练体悟
(1)充分利用句中加“△”字来推断加点字的意思。
①殚其地之出,其庐之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则思始而敬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忠不必兮,贤不必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句子,体会一下对称法的运用。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诗》云:‘自西向东,自南向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连文推断法
1.方法点拨
文章中语句连贯,相承相接,意义也是上下连贯、相承相连的,所以可联系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句之意。如《五人墓碑记》中有一句“独五人之皦皦,何也?”其中“皦皦”一词较难理解,可联系上一句中“湮没不足道”和“独”推断出。“不足道”即“不值得称道”,“独”具有明显的转折性,可见“皦皦”应与“不足道”相反,即“光荣显耀”之义。这种方法不同于利用对称特点的推断句,而是主要借助于上下句语意连贯的特点推断。
2.演练体悟
(1)利用连文推断法,试推断下面短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不豫色然。前曰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苏教版必修3)第18课《秋水(节选)非攻(节选)》.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苏教版必修3)模块综合检测训练.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2)第三单元第10课《游褒禅山记》.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2)第四单元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2)第四单元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2)第四单元第13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荷塘月色》.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3)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doc
- 2014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基础训练(新人教必修3)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25题型与方法.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26训练反馈.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27筛选信息.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28分析概括.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29翻译(一).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30翻译(二).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31如何读懂古诗.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33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一).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34鉴赏诗歌中的语言(二).doc
- 2014届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35鉴赏诗歌中的表达技巧(一).doc
最近下载
- 糖尿病的康复医学课件.ppt VIP
- 2025二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同课异构).docx VIP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pdf
- 肾动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真题.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全).doc VIP
- 2023贵州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第七章 跨文化的人际交往 PPT课件.pptx
- 2025年海南省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亲爱的汉修先生》阅读练习及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