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循证医学观点看待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pdfVIP

以循证医学观点看待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 ·816· 塞旦塑产科塞查2012年10月第28卷第10期如um。z矿Pmc£如以。缸dr泌nndG”ecofogyoct.%z.28,Ⅳo.10 文章编号:1003—6946(2012)10一816一04 以循证医学观点看待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 栓塞风险 张静1,胡丽娜2,许良智1 (1.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成都610041;2.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400010) 【摘要】 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是育龄期妇女和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循证 医学的角度出发,对当前有关口服避孕药的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 然使用口服避孕药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对风险高于未使用者,但其绝对风险仍然较低。由 于当前的研究结果受较多的偏倚因素和混杂因素影响,各种口服避孕药诱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风 险值差异问题,目前尚无肯定的结论。总体而言,使用口服避孕药的收益远大于其危害。临床 医生可在确认无口服避孕药的禁忌证后,综合考虑妇女的个体因素再选取适宜的口服避孕药。 【关键词】 口服避孕药;静脉血栓栓塞;循证医学 中图分类号:R169.41 文献标识码:B 迄今为止,口服避孕药(oralcontraceptives,0Cs)施,非意愿妊娠的发生率增加,而与妊娠相关的疾病患 已有50多年的临床使用历史。经历了雌激素减量、 病率和死亡率增高。近期,有研究报道含屈螺酮的0Cs 孕激素换代和减量、多相及短效口服、避孕药非避孕 用途的扩展等发展历程,到今天为止,已经有4代0Cs 的vTE风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OCs(特别是含 人市。根据其所含的孕激素类型,Ocs分为4代:第一 屈螺酮的0cs)的使用也再次遭到质疑和担忧。大量有 代的孕激素主要为炔诺酮,因为其较强的雄激素作 关0Cs致Ⅵ1E风险的研究报道再次涌现。 用,导致多毛、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目前已较少使 1 口服避孕药VTE风险的原始研究 用。第二代的孕激素主要为左炔诺孕酮、炔诺孕酮、 炔诺肟酯,与第一代相比,其避孕效能更高。第三代 2010年,加拿大妇产科协会发表的OCs临床应用 指南表明:育龄期未使用0Cs者的VTE发生率约为5 孕激素主要是去氧孕烯和孕二烯酮,与第二代相比, 例/万人·年,使用者为10例/万人·年;而妊娠期和 其抑制排卵的作用更强,且几乎无雄激素作用。而最 新研发上市的第四代Ocs的孕激素成分是屈螺酮,其 结构类似于安体舒通,是螺甾内酯的衍生物,具有类 似于天然孕酮的抗盐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可有 VTE的发生风险远低于妊娠期和产褥期的水平,属于 效地对抗水钠潴留所引起的水肿,因而得到了医疗界 OCs的罕见不良反应。 和广大使用者的关注。 由于相关研究需要纳入大量人群和观察足够长 现今,全世界约有超过1亿的妇女使用ocs。然 的时期才能发现足够的VTE病例,因此,从成本经济 而,避孕药自诞生之日起,即存在引起静脉血栓栓塞 学的角度出发,有关OCs的随机对照研究多关注于其 (venous 避孕效果的探讨,而未着重研究其VTE风险。目前所 thromboembolism,VTE)的风险。VTE的发生 随着其危险因素的增多而增加,其危险因素主要包 能获取的有关OcsVTE风险的研究多为队列研究和 括:手术、制动、妊娠、产褥期、避孕药的使用、吸烟、高 病例对照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使用Ocs者发 血压、高血脂、肥胖、糖尿病、血栓家族史和激素替代 生VTE的风险确实高于未使用者。但是,不同种类 OCs 治疗等。上世纪90年代,即有研究表明,第三代ocs VTE风险高低的研究结果仍有争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