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0年2月15日,江西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行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数罪并罚,判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财产,追缴非法所得161.77万元。2001年3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核准死刑,同时下达了执行死刑的命令。 6.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不违法则是 A.人们行为的最高境界 B.人们行为的底线 C.人们行为的一般境界 D.人们行为的中线 7.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 ①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②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③都应承担法律责任 ④都是损害国家和人 利益的行为 ⑤都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⑤ 1.违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 ) 沈洁、黄海、李俊三位同学在上学的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人民币三百多元,还有身份证、信用卡等。 沈洁:谁掉了钱包? 黄海:喊什么喊,真傻。见者有份,我们把钱分了。 李俊:黄海,千万不能这样做,拾获他人的遗失物不还是违法的。 《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吸毒 贩毒 抢劫 (犯罪) 为了获得毒资满足毒瘾 打架 (一般违法) 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 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 斗殴 (犯罪) 偷窃 (一般违法) 当达到盗窃数额较大或特别巨大,多次盗窃 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 盗窃 (犯罪) 一般违法 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是 A、道德的维持力量 B、法律所具有的显著特征 C、社会生活中的规矩 D、构成犯罪的基本特征 B 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 .厦门特大走私案主犯被执行死刑 B.教育部宣布放宽高校被考条件 C.我国农村将全面推进税费改革 D环保部门倡导不随意丢弃费旧电池 A A 3.下列关于违法行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B应被逮捕的行为才是违法行为 c只有做出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才是违法行为 D只要有了违法的思想就是违法行为 4.2009年,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了“打黑除恶”的发最专项斗争,集中打击“黑社会、恶势力”的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了犯罪活动的高发势头。对这个案例,说法错误的是( ) A 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 刑法是全体人民意志的体现 C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有力武器 D 所有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D 5.我国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大对行人违法的处罚力度,如行人闯红灯,最高可出以50元罚款。行人闯红灯行为是( ) A.违宪行为 B.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行政违法行为 D B c 2.有人说: “我不偷不抢,偶尔有违法行为没关系。”( ) 3.违法行为,就是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 × × × * * * * * * * * * * * * * 景东四中 肖颖 复习课 规矩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列举自己所熟悉的自己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当你走在大街上时,不得衣不蔽体,穿戴不求西服领带,但最起码要齐整洁净。 食不言、不敲碗,打饭自觉排队。 自觉维护宿舍卫生,遵守纪律,不打扰他人休息 乘公共汽车时主动为老弱病残礼让座位,不往地上乱扔东西,自觉购车票,下车时主动给售票员验票。遵守交通规则。 遵守活动规则 遵守公共秩序 衣 食 住 行 中学生行为守则 文体活动 公共场所 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上下楼梯或乘电动扶梯时自觉右行、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等。 社会生活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人们各行其是,社会生活就会混乱不堪,就会陷入毫无秩序的彼此冲突之中。所以,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国家法律 学生规则 社会道德 靠什么发挥作用 适用范围或对象 如何产生 比较项目 行为规范 自然形成 教育行政部门 国家制定或认可 普遍适用 在校学生 全国适用 舆论、习惯、信念 教育行政力量 国家强制力 第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第二,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第三,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