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塘月色
内容感知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在清华大学教书,文中描写的荷塘就在清华园。在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中,作者用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给读者展示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美景,表现出了自己在日常喧嚣中获得片刻宁静时的“淡淡的喜悦”。对于文章所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抒发作者自己在20年代末,大革命失败后,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而产生的彷徨、苦闷的思想感情,有的认为表现了作者当时愁闷的心境,有的认为表现了作者当时闲适的心情,有的认为表现了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有的认为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则认为是作者形象的自塑。本文语言优美,句式灵活,表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
字音
幽僻(pì) 袅娜(niǎo nuó) 斑驳(bān bó)
渺茫(miǎo mánɡ) 霎时(shà)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剖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欲念中的内心的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复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剖析:句中的“踱”字的意思是“慢步行走”,很好地反映出作者当时的心情。上文提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有心事,他对现实不满,但又无可奈何,整天处于苦闷之中。这天晚上出游荷塘,实际上是想摆脱苦闷的心情。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作者暂时摆脱了尘世的一切,仿佛超脱了一般。而一个“踱”字就把作者当时那种自由自在、放松随意的心情表现了出来。如果换为“走”字则没有这种效果。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剖析:“泻”字写出了月华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人想到月光是那样的慷慨无私,仿佛对大地充满了深情,它与荷塘中的景物亲密地接触,充盈到每一个角落,让人体味到一种静谧、一种温馨。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剖析:这是本文中对荷花的描写,作者在此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首先,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荷花的不同情态。其次,作者连续用了三个比喻来写荷花。因为作者是在晚上,在月光下欣赏荷花,而此时又有晚风吹拂,景象自与白天大不相同。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颤动(chàn) 煤屑(xiē) 参差(cī)
B.酣眠(hān) 袅娜(nuó) 幽辟(pì)
C.倩影(qiàn) 蓊郁(wěnɡ) 点缀(zhùi)
D.羞涩(sè) 踱步(duó) 敛裾(liàn)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B.树缝里也露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C.但光与影有着合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3.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___,字佩弦,号秋实。1923年发表的长诗____________,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____________,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____________,成了著名的散文作家。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____________。
4.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所填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________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_______________过一样;又像_______________着轻纱的梦。
A.照 升 浸 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测试1(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测试2(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测试3(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测试4(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步测试5(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廉颇蔺相如列传》学案(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1(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教案2(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训练1(苏教版必修3).doc
- 2013高一语文秋季备课系列:《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同步训练2(苏教版必修3).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旅夜书怀》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琵琶行》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十八岁出门远行》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蜀道难》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唐山大地震》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雨巷》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在别康桥》学案.doc
- 河南省安阳二中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铸剑》学案.doc
- 河南省扶沟高中2012-2013学年度上期高一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