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备课精选: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VIP

2013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备课精选: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课件新人教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坐落  辑捕  得心应手  归根结蒂 B.分歧  会晤  迫在眉睫  饥肠漉漉 C.羁绊  匮乏  志同道合  娓娓动听 D.亟待  锁链  赫赫有名  响彻云宵 【答案】 C(A项,辑—缉。B项,漉漉—辘辘。D项,宵—霄。) 【答案】 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贬义词,用在此处不恰当。B项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C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D项光怪陆离: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4.下面对课文的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  ) A.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斗争实践中逐步总结出来的。 B.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发展变化的。 C.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观念都是正确的,正是如此,它才能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D.马克思是一个具有坚强意志、极富同情心的革命家。 【答案】 C(马克思某些提法也有错误,如,他们曾期待德国资产阶级革命能够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这一看法后来被证明提得过早。) 5.下列对文章语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久,他的夫人和9个月的女儿也随后到达,全家几乎已是一贫如洗。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文章一开篇就将一个被驱逐出境、无家可归、妻离子散、一贫如洗的窘迫的马克思推到读者面前。这个人却要用他的伟大思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新生。特别是“暗影”“始终”“紧紧”“追逼”几乎是一字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暗影”,如影随形,“追逼”是拟人化的说法,“紧紧”说明贫困的浓重,给人无限凄凉之感。 B.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别无其他选择,只好在1845年底脱离普鲁士国籍,因为这个国籍给他带来的唯一特权,不过是被“本国”政府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跟踪迫害罢了。 国籍本是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依据,结果国籍却成了迫害马克思的工具。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脱离本国国籍是多么无可奈何和令人心酸的事呀! C.这部手稿不得不像马克思日后辛酸而幽默地提到的:只好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 “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这是马克思的戏言,是自嘲的说法。是说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书没办法出版,没法让人看到,只能交给老鼠的牙齿去啃、去批判了。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辛酸。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马克思备受煎熬。 D.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认为,哲学家只会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不会改变世界。要改变世界,还要进行暴力革命。 【答案】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在他的听众当中有帮工裁缝弗里德里希·列斯纳,后来成为马克思的可靠的朋友。列斯纳描述这些日子他所得到的印象说:“马克思当时还是一个年轻人,大约28岁。但我们大家全都对他非常敬服。马克思中等身材,肩膀很宽,体格结实有力,举止处处显示着精力充沛。前额很高而且丰满,满头浓密的黑发,目光炯炯,能洞察一切。就在那时他的尖锐的讽刺已足使论敌丧胆。马克思是天才的人民领袖。他发表的演说简洁而有条理,逻辑性很强。他不说一个无用多余的字;一字一句都有深刻的涵义,都是整个论据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马克思身上嗅不到一点儿空想家的气息。我越是深刻地了解魏特林时期的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宣言》的共产主义之间的差别,就越是清楚地感到马克思是成熟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代表。” 同盟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结束后,马克思于1847年12月中回到布鲁塞尔。恩格斯则重返巴黎。由于分居两地,山水相隔,给两人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党纲这一任务带来了不少困难。还发生这样的情况:1848年1月底.马克思收到伦敦中央委员会发来的一封带有警告意味的敦促书,要他尽快把草稿送去,“否则将对他采取进一步措施”。不过此时这部珍贵的手稿已在寄往伦敦的途中了。它是在伦敦比索普门利物浦大街46号的一家规模很小的印务所里印刷的。弗里德里希·列斯纳为付印做了各种必要的工作。卡尔·沙佩尔审阅了校样。在2月的最后几天里,《共产党宣言》出世了。 外表并不华丽,是一本只有23页的小册子。印数也不过几百本,是直接送交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各个支部,然后再一手交一手地转发出去的。虽然这是一本篇幅不大的小书,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下的却是一部开创历史的著作,就开创历史的确切涵义来说,的确还没有第二本书能做到这一点。这部著作直至今天仍然显示,并且每天都在显示出它所蕴藏着的无比生命力。 什么东西使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具有这样的世界历史意义呢? 《共产党宣言》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在这部文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卓越的语言概括了1843年至1848年间得出来的科学见解和实际经验——包括整个工人阶级和他们本人的经验。他们还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