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常最常用的几点技巧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
一、文字
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
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指事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上、中、下、本、末、亡、元、旦、刃、丹、引、寸、兮、凶、朱、亦、勺、血、玉、牟、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
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
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
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
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
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
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
1、名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
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③相当于一个动宾短语。例如:许子冠(戴帽子)乎?
名词作状语:现代汉语名词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即不作状语,文言文作状语其实是译
作一个介词短语(介词+名词)。例如:丁壮号哭,老人儿啼。
2、动词
使动用法:一般句子是主语发出动作,使动句是主语使(让)宾语而发出动作。
①动词的使动:一般是不及物动词。例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形容词的使动:主语使宾语具有形容词的状态。例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名词的使动:谓语是名词。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谓语)例如:尔欲王我乎?
意动用法:
①形容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认为宾语具有谓语的性质、状态。例如:渔人甚异之。
②名词的意动:主语主观上把宾语当作谓语。 例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为动用法:翻译格式——主语给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文赢请三帅。
主语为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等死,死国可乎?
主语对宾语发出动作。 例如:泣之三日。(“之”代病梅)
动词作状语:
区别:①状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还在进行。例如:立而饮之。
②连动:第二个动作进行时第一个动作早已结束。例如:切而啖之。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根据上下文翻译作适当的动词。例如:安敢轻吾射?
4、数词
①活用作动词: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例如: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先秦文学没有量词。例如: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③表示动作行为发生两次用“再”,不用“二”。
例如: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④“三”“九”和它们的倍数是表示虚指的多数。例如:虽九死其犹未悔。
⑤数的表示方法:两个相邻的数表约数。例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两个数相连表相乘。例如: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分子和分母相连,中间有时加“之”,有时不加。例如:死者十六七。
中间用“有”“又”连接两个数表示相加。例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代词
①人称代词:
常见第一人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第5课《庄子寓言二则》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二单元第6课《饥饿艺术家》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三单元《悲剧与喜剧》单元综合检测.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三单元第8课《小二黑结婚》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三单元第9课《三块钱国币》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三单元第10课《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四单元《汉语的美》单元综合检测.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四单元第11课《咬文嚼字》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四单元第12课《谈比喻》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北师大版必修五课堂互动系列:第四单元第13课《略论语言形式美》同步练习.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结构之“孰”与“…孰与…”讲解.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句式结构之“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讲解.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名家总结.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实词通假字、虚词知识系统梳理.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实词整合1.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实词整合2.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文言文中常见的双音节词例举.doc
- 2013高中语文必备知识点:作文精彩结尾50例精选.doc
- 2013高中语文必修备课教案:1.1《荷塘月色》(新人教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