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高考考点解读 (见学考P128)
此考点可以概括为“三鉴赏二评价”即: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E级(鉴赏评价)。
考查题型:以前曾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现在是主观答题的形式。湖南卷的分值为5分,今年有可能增加为7分,且注重整体赏析、比较赏析。此题近几年全省的平均分都只有2分多,有一定的难度,要引起重视,加大复习力度。
诗词常识必备
1.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概述 (见贺老师资料)
2.辨识诗体类别 (见贺老师资料)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和小说、戏剧一样,诗歌也塑造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着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它一般有三类:人物形象(叙事诗中塑造的他人形象和抒情诗中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我形象)、景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物)、物象(咏物言志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1.鉴赏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人自我)形象
在抒情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某种较强烈的感情,往往会设置一个“代言人”,并借此来表达爱憎是非、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这个“代言人”即为抒情主人公形象。从这个角度讲,抒情主人公形象实际上是诗人自己,是“诗化了的作者”。鉴赏此类诗,要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特点,并要知人论世,从背景角度切入,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在偏重叙事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因此,人物形象是我们阅读诗歌时必须把握的) “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 。“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析: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吴兴),以擅长品茶著名,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他和皎然是好友,此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从环境描写看,陆鸿渐的新居虽离城不远,但已很幽静,需沿着野外小径直到桑麻之中才能见到。再加“篱边菊”的点缀,可看出是一个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作者的动作(扣门)、心理(欲去问西家)及邻人的叙述(归来每日斜),烘托出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也表现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答案:意象和意境例析”景”。
所谓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象表现出来的,因此要题为诗歌的意境,应当从诗中描写的景物、事物着手进行分析。
例: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分析: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 鉴赏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 诗中的景象是为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因此我们可遵循“概括景象(意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的思路进行分析鉴赏。 注:钩疏箔:马帘子挂起 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鉴赏诗歌中的物象在诗歌中,诗人往往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这个事物便是物象。物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因此我们通过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最典型的当数咏物抒情诗。欣赏这类诗时唐代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硬。【解析】:这首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鉴赏时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