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教案:《蜀道难》3.docVIP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教案:《蜀道难》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蜀道难 张广祥 教学目的: 1、理解李诗表现的思想情感,学会“知人论世”。 2、体会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方法:诵读、研读、赏析。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在高二时学习过《梦游天姥吟留别》,请同学说说其特点。 明确:该诗主要记述梦境中的山水,表达诗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高洁品质。在诗中,诗人灵动飞扬,豪气纵横,象天上的云气;他神游八极,自由驰骋,象原野上的奔马。在诗里,诗人一抖世俗的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落下黄泉。今天让我们再次追随诗仙,一同神游“蜀道”吧。 二、 解题 1、 简介文体知识; 2、简析内容:本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蜀道的艰险,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华,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三、 阅读课文 1、 自由诵读;2、提名朗读;3、齐读。 注意“其险也/如此”等句的句读及一些字音。 四、 疏通字词 五、 整体把握,梳理思路,把握诗歌字面基本内容 导入:泉有泉眼,文有文眼,题也有题眼。本诗题目中的题眼是什么? 明确:难。 思考:题目即讲攀登蜀道之艰难,即是说蜀道险峻雄奇,那么哪些诗句是写这方面内容? 明确: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思考:那么此前此后又分别写的是什么? 明确:前写开辟之难,后写安居之难。 小结:本诗以“难”为核心,以时间为顺序,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时间久,代价大),继而从现实山势高危的角度,极写攀越蜀道之难,最后从未来人事之险的角度,写蜀地是是非之地,难以安居。 附:板书 开辟之难 难 攀越之难 (nán) 安居之难 六、 布置作业 思考:那么本诗是不是就是写蜀道之难呢?请思考完成练习三第4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主旨,赏析特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字、号;2 、本诗是近体诗吗?3、齐读课文。 二、分析主旨 1、 回顾上节课内容,将上节课板书内容继续板书下来。 2、 分析主旨 思考:练习三(4)。 提示:分析诗歌的方法是多样的。《重创诗歌的艺术天地》就告诉我们一些方法。另外,还有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知人论世”。本诗写于什么背景呢?看注释1。其时正是李唐王朝由盛转向衰败的过渡时期。 明确: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是在告戒李唐王朝要防止一些野心家作难(板书“难”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表达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应该说,诗人的预言后来是得到印证的。755年有安史之乱,761-766年又有段子章反叛等。 可见,本诗虽说是浪漫主义之作,但还是反映了诗人关照现实的情结。 诗人少年时期即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大志。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被玄宗皇帝招到朝廷为官。诗人非常高兴,喜不自禁,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篷藁人。”以为这下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希望他成为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于是从此漫游四方。但是诗人虽有道家出世的思想,但他仍然关注着现实社会。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参加了打着…… 三、赏析 思考: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险峻高大? 明确:主要有:1、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2、侧面映衬:黄鹤……;3、夸张:扪参历井……连峰去天……4、烘托:鸟声悲凄。 小结:诗人正是这样以变换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蜀道的险峻高大,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附板书: 开辟之难 难 攀越之难 难 (nán) 安居之难 (nàn) 浪漫主义的现实情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