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设计导则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广场设计导则 一、广场的尺度 观看活动的最大距离(70-100M),看清面部表情的最大距离(20-25M) 中外著名城市广场面积比较 * 广场空间与边围的尺度分析 实体高度与距离 D:H=1,垂直视角45°时,可以看清实体的细部。 D:H=2,垂直视角27 °时,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 D:H=3,垂直视角18 °时,可以看清实体的整体及背景。 * 建筑高度与广场宽度 D:H=1,全封闭广场的最小宽度,观看建筑单体的极限角。内聚、安定。 D:H=2,空间封闭的界限,较完整的观看周围的建筑整体。内聚,向心。 D:H=3,最小的封闭空间,观看群体全貌的极限角。排斥、离散。 D:H=4,空间不封闭,建筑立面起远景边缘作用。空旷、迷失、荒漠。 二、视觉的复杂性 设计中应将丰富多彩的形式、色彩、材质融合在一起——如喷泉、雕塑、不同的休息空间、角落空间、植物和灌丛、高度变化等。 若广场上可以获得丰富的视景,应充分发挥这一特点。 三、使用和活动 当广场有多种功能时,为避免使用者之间的冲突应设置不同的分区。 如果鼓励人们从广场上抄近道,应消除人行道和广场之间包括坡度变化在内的各种障碍。 若鼓励人们在广场上逗留和闲逛,应布置大量的设施、引人注目的景点以及丰富多变的边界。 应充分考虑两性的不同需要,男性对于“前院”体验的偏好,以及许多女性对轻松和安全的“后院”体验的青睐。 普适性设计l多元化的空间 例如:西安钟鼓楼广场的设计, 首先突出了两座古楼的形象,保持它们的通视效果,采用了绿化广场、下沉式广场、下沉式 商业街、传统商业建筑、地下商城等多元化空间设计,创造了一具具有个性的场所,增加了 钟鼓楼作为“城市客厅”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同时,为了解决交通组织上的人、车分流问题 ,以钟鼓楼广场为中心,南连南大街、书院门、碑林、北至壮院门化觉寺、清真寺。 组成一个步行系统,使钟鼓楼广场成为这一西安古都文化带的枢纽。 设计元素 上采用有隐喻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项设计,使在广场上交往的人们可以 参与交流和聚会的场所 观演式交流:在观演舞台的设计中,演出、观看、伴奏和后台排练,都通过景观设计的空间处理手法,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分隔的空间。 集体自由交流:为不同时段和不同人群提供更为灵活多样的交流与聚会机会。镂墙、水景、草地,定义多种富有情趣的空间。 小群体交流:盒子空间,最适于三五成群的牌友和聊天休闲者驻留。 四、微气候 广场的位置应尽可能在全年内得到充足的阳光。 在夏季非常炎热的地方,应利用植被、遮阳篷、花架等提供阴凉。 作为一种城市政策,对建筑高度和体量进行控制以增加公共空间的光照量。 广场午间时的温度在一年中超过12摄氏度的月份少于三个月,应考虑增添户内公共开放空间。 若因为气候的原因,户外空间在一年之中使用少于三个月,应考虑建设室内公共空间。 避免附近建筑的反光在广场中造成令人不适的视觉或温度。积极利用附近建筑的反射光用于照亮广场的背阴区。 应评价广场空间风的规律,刮风会不会导致广场的无人问津,尤其是在那些几乎没有酷暑的城市中。 五、边界 运用铺装变化或绿化之类的边界将广场与人行道划分开来,同时又不会在视觉或功能上阻碍行人对广场的接近。 广场应至少有两面朝向公共道路,除非它被有意作为一个绿洲空间。 利用绿化等要素延伸到道路红线范围内把行人的注意力吸引到广场上去。 广场和人行道之间的高度变化应保持小于1米 应考虑广场和邻近建筑之间在视觉和功能上的过渡。 广场底层建筑进行用途安排时,应尽量选择零售商店或咖啡馆之类来使广场变得生动起来。 户外咖啡馆的座椅应具有吸引人的色彩以吸引行人进入。 广场边界应设计有许多凹凸空间以便为使用者提供多样化的歇坐和观看机会。 六、亚空间 若广场面积很大,它应被分成若干亚空间来给使用者提供不同感受的环境。 利用高差变化、多样化的种植和座椅布置来创造亚空间。 亚空间应彼此隔离,同时又不会让使用者在空间中产生孤独感。 亚空间应足够大,这样使用者即使进入有他人存在的空间也不会觉得自己侵犯了他人。 亚空间的尺度应恰当,从而使人们在独坐或周围仅有几个人时不会觉得恐惧或疏远。 七、交通 广场的设计应是改进城区的现状交通模式而不是搅乱现状交通。 为了鼓励步行,应利用由安全步道、商业中心及步行街等组成的人行系统把各个广场连接起来。 应预留预测了在交通高峰期从人行道到建筑入口之间人们可能会走的直线路径。 广场的布局应能使人们方便地到达周围的咖啡馆、银行或零售商店等服务设施。 如需要或希望引导行人流,应利用墙体、花池、围栏、地面高程或材质的明显变化等形成空间障碍来达到目的。而不是利用那些已被证明无效的铺装色彩或花纹的变化。 广场的设计应适应步行者在空间中心行走而闲坐者位于空间边缘的规律。 广场应适应残疾人、年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