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國在金融危機中的貢獻與利益 這次金融危機發生後,很多人希望中國讓人民幣升值,縮減貿易順差,使其他國家的貿易差額得以改善,以利經濟成長。但中國認為維持中國經濟成長就是對世界經濟做出貢獻。前者講的是物價對貿易的影響,後者講的是所得對貿易的影響,各說各話。 這次金融危機,中國推出4兆人民幣相當於6,000億美元之財政刺激措施,使2009年之GDP成長達到9.1%。按購買力平價計算,2009年美國之GDP佔世界GDP20.4%,中國佔12.6%。2010年美國降至19.7%,中國升至13.6%。 * 五、中國在全球經濟失衡中之地位 經常帳順差擴大付出的代價 經常帳順差加資金流入(包括FDI與portfolio investment等)使外匯準備增加。近年中國的外匯準備每年以接近GDP10%的速度增加,2010年底已達2.8兆美元以上。 進入21世紀,經常帳順差佔GDP之比率從2000年與2001年低於2%,增加到2007年的10.1%與2008年9.1%,民間消費的比率從2000年的47%和2001年的46%減少到2007年的33%和2008年的34%。(世銀統計) 以上顯示每年增加的生產用於累積外匯準備多,用於提高人民生活水準少,廣大民眾未能公平享受快速成長的果實。 * 五、中國在全球經濟失衡中之地位 升值是擴大內需改善經濟失衡的利器 中國對人民幣匯率的感覺和1970年代及1980年代的台灣如出一轍,想出各種理由反對升值,基本上出於重商主義的思考,或凱因斯新重商主義的意識形態。台灣從1970年到1990年新台幣兌美元的匯率從40:1升到約27:1,人均GNP從393美元增至8,325美元。 2010年中國的GNP約為5.7兆美元,人民幣如升值10%,按美元計算的購買力立刻增加$5,700億,使國內市場擴大,進口成本降低;國內按人民幣計算的物價下降,人民可享受的經濟福利增加;出口產業的成本下降,抵消一部分升值所造成的成本上升;一部分邊際廠商喪失競爭力,資源向高生產力產業移轉,使平均生產力提高,人均所得增加。 * 五、中國在全球經濟失衡中之地位 工資上漲vs.貨幣升值 中國大陸以優惠政策、低廉貨幣吸引外資,拓展外銷,促進經濟成長,獲得重大成功,但亦導致區域與個人所得分配不均,貨幣數量迅速增加,累積物價膨脹壓力。 2011年大幅提高工資意欲改善勞動階層生活,替代人民幣升值,然而結合貨幣數量增加,使消費者物價上漲,迫而採取緊縮措施,使經濟成長趨緩。 貨幣升值與工資提高有一重要不同,即前者使進口物價下降有利於物價穩定,後者推升成本,使物價上漲。 大陸未能順應經常帳順差擴大,享受升值的利益,而讓工資上漲,推升物價,不得不採取強烈的貨幣緊縮措施,可謂「太晚又太猛」(too late and too big)。 * 五、中國在全球經濟失衡中之地位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全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內建佈景主題: 格線使用日期2011/05/01。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7 本作品轉載自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 2008 Sep. 2011 Tables A10、A11。*引自The Economist, Feb. 11, 2012,p.88;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8 本作品轉載自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 2008 Sep. 2011, Tables A12, A15。 *引自The Economist, Feb. 11, 2012,p.88。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1 本作品轉載自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Oct. 2007Sep. 2011, Table A11。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2 本作品轉載自IMF, 2012 Eurostat, 2012/2.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來源 16 金融危機後美國之逆差回轉 本作品轉載自The Economist, April 3,2010, Special Report on Rebalancing the American Economy.依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 版權聲明 全球經濟失衡的 隱憂 孫震臺灣大學名譽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一、概念介紹 二、逆差國與順差國 三、全球經濟失衡隱藏之危機 四、全球經濟失衡之轉機 五、中國在全球經濟失衡中之地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讲解.pdf VIP
- 《弟子规正版全文-带拼音-完善打印版》.docx VIP
- 新大学日语阅读与写作1东娜练习答案及译文.pptx
-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施工现场节假日前安全检查表.doc VIP
- 500kV龙昌Ⅰ、Ⅱ号线直线塔绝缘子单串改双串施工方案.pdf VIP
- 结构优化的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研究.pdf VIP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版)读写教程1(思政智慧版)课件 B1U1 Section A Fresh start.pptx VIP
- 北京-407EV-标准版-BJ5030XXYVRRC-BEV-407EV纯电动汽车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VIP
- 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