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若干基础瓶颈问题及数理特征化思路的提出.pdf
ofChineseMedicinalMaterials
呻毒材 Journal 第32卷第1期2009年1月 .1.
·专论·
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若干基础瓶颈
问题及数理特征化思路的提出
贺福元1”,邓凯文3,石继连2,黄胜2,邱云2,邹欢2,陈锋2,周宏灏1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以数理特征化方法解决。方法:根据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与人体作用的本质,结合中医药学科的属性、特点及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分析中药复方配伍规律
现状及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面临的若干基础瓶颈问题,提出数理特征化解决方法及思路。结果:中药配
伍规律经过几千年的研究和充实,形成r以单味中药材为基础,“七情”配伍规律为指导,按君、臣、佐、使组方层次
临床遣方用药的完备组方理论。与西药相比,中药为具有自然界原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多成分有机整体,在初生、次
生代谢酶系,特别是CYP450家庭酶的作用下合成,进入人体内能被人体以CYP450家庭酶为主的酶系按“网通虹
势”规律代谢,并与人体内的初生代谢酶系(受体)按作用定律产生“反治互补”的药理效应,体现多重遗传谱学性
特点。以“网通虹势”多重遗传谱学为主线;以“数理特征化”为表达语言;以系统动物指标与数学建模,有效成分
辨别技术为核心研究内容;以信息优化处理软件及数据库建设为辅助手段,以获取最优有效成分群组合形式为归
缩,建市基于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群基础上的中药复方组方技术研究平台。结论: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按中药
与人体的作用本质——“网通虹势”多重遗传谱学数理特征化方向展开研究,应建成人体与自然界生物体之间信息
交流、动态代谢量变、网络效应、遗传多态作用的普遍规律研究技术平台。
关键词中药学;中药复方;多重遗传;遗传药理学;遗传中药药理学;网通虹势;中药配伍;有效成分群;组方
技术;谱学
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掣54(2009)01-0001-07
中药复方用药是中医临床治病的特色与灵魂。 学、谱效学、谱动学、谱效动学)为基础的定量药理
中药复方组方技术即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指导中药 学∞3及优化算法等¨3研究。纵观目前国内外中药
方剂遣方用药的命脉¨J,是中医药理论研究的核心 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究的文献,笔者从中药配伍
之一,亦为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三大关键瓶颈问题 规律、组方用药物的形式、组方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
之一,长期列入国家战略研究计划旧]。结合传统中 综述与分析,旨在阐明中药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研
医组方理论和现代科学理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诠 究所面临的系列核心问题及解决方法,为创立以单
释传统中药组方理论及作用机制,揭示其科学内涵, 味中药有效成分群为基础,按“理”、“法”、“方”、
是当前中药复方研究不得不面对的首要科学问 “药”中医理论遣方用药,体现中医用药特色的中药
题”J。根据传统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中药组方理论 有效成分群组方技术平台提供理论与实验支撑。与
与技术的研究应建立在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群的组方 中药组方相关的文献资料每年都有大量的报道,归
技术研究基础上,以中医治病“理”、“法”、“方”、 纳起来,其国内外现有的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
“药”四大环节的总体思想为指导,先建立稳定且质 现状及预期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量可控的单昧中药有效成分群的获取技术,再建立 1 中药配伍规律研究的整体状态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群的组方及优化技术。主要内容 1.1 “七情”是中药配伍规律的核心历代本草著
3指导单 作、中药配伍专著及中药学教材,对中药几千年的配
应包括按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H
味中药一次投料量,稳定且能重复有效成分群的提 合规律进行总结,形成了“七情”中药配伍基本理
取、分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安徽省县级公立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效果评价.pdf
-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道地药材当归同源基因.pdf
- 155例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分析.pdf
- 多重耐药菌感染165例临床分析.pdf
- 中药方剂治疗骨科急性创伤疼痛90例疗效观察.pdf
- 农药可分散油悬浮剂的进展、加工和应用(Ⅱ).pdf
- 艾塞那肽治疗口服降糖耐药的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pdf
- 中西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64例临床观察.pdf
- 中药熏蒸联合消银脐贴治疗寻常性银屑病30例.pdf
- 补肾活血方对兔膝骨关节炎病变软骨BMP-2-gremlin表达的影响.pdf
- 天津大沽排水河沉积物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与来源解析.pdf
- LCMSMS测定果蔬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pdf
- PDCA循环在优化医院病区药房口服药调剂流程中的应用.pdf
-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性探讨.pdf
- 养阴活血方药对糖尿病大鼠肝脏的氧化应激水平及病理改变的影响.pdf
- 芍药苷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 CHOP 蛋白表达的影响.pdf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情况及相关差错调查分析.pdf
- PCI术后心绞痛用药分析1例.pdf
- 茎泽兰-薰衣草精油-樟脑防蛀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中药中马兜铃酸A和B的含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