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1905-3-5-1950-2-28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pptVIP

戴望舒(1905-3-5-1950-2-28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使用多余的词,不使用言之无物的修饰语。不把抽象和具体的词混杂一处,这种混杂往往损害了意象,而自然之物本身即具有充足的象征意味”。 ——艾兹拉·庞德《一个意象主义者的几不为》 “浓缩诗歌,只留下最基本的因素——比喻。舍弃无用的承启句、连接句和形容词”。 ——豪尔斯·路·博尔赫斯语录》 诗是用意象说话的文体。 赏诗不能不从意象说起。 从捕捉意象入手,并围绕着意象去想象和体会。 徜徉在诗歌殿堂里,大致可以发现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一、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密,结构复杂,但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感情脉络。 手 杖     杨孟芳    那天,我告别家乡,   送给母亲一根手杖,   它支撑起母亲的生活,   寄托着我无限希望。      它弯着头向母亲鞠躬致敬,   哦,那是我留给母亲的形象;   它直着身子“笃笃”地走路,   哦,那声音立刻传到我耳旁! 在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词里,常常意象繁密。而且意象可以直接拼合,无须乎中间的媒介,譬如起连接作用的连词、介词等都可以省略,在必要的情况下,除了名词以外,其他一切词类都要尽量地省略。剩下的就是一个意象接着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着一个画面,类似电影的蒙太奇。如温庭筠《商山早行》里有两句: 就是借着一个一个的意象直接拼合起来,表现了一个早行旅人的孤独感和空旷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节选)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雨巷》中的意象主要有哪些? 听朗诵一: 象征从广义上来说也是一种比喻。不过一般比喻是从具体(本体)到具体(喻体),象征则是从具体(象征物)到抽象(所象征的思想、意识、观念等)。 诗歌中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能够引起读者联想,加深读者对诗篇内蕴的理解,能够获得双重的意境感受,使之具有题外之旨、韵外之趣。 我国古代常将竹、梅、兰、菊称为“四君子”,便是从象征的意义上说的。咏竹:“未曾出土便有节,纵使凌云仍虚心。”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不少象征是约定俗成的,如梅花象征高洁,杜鹃象征悲哀,鸽子象征和平等,如果一概否定了“传统象征”,那就等于抽掉了人们共同的欣赏基础,杜绝了不少可以作为诗歌创作题材的象征物。但仅仅囿于这些传统象征物,也不利于诗歌的开拓与创新。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雨 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象我一样, 象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象梦一般地, 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象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 * * * * 戴望舒(1905/3/5-1950/2/288) 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因《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戴望舒前期的诗轻盈流丽,重象征、意象,追求诗意的朦胧、含蓄。后期的诗,因受抗战激发,诗风变得厚重、刚健,语言也更为洗练纯朴。 著作书目: 《我的记忆》(诗集) 《望舒草》(诗集) 《望舒诗稿》 《灾难的岁月》(诗集) 《戴望舒诗选》 《小说戏曲论集》 《戴望舒诗集》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这一节诗连续出现了五个意象: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组成一个意象群,展示了祖国全面的落后、贫穷、悲哀,同时也不乏希望:“老水车”虽然“破旧”,虽然“疲惫”,却从来没有停止歌唱;“矿灯”虽然”熏黑”,只能“蜗行”,却从来没有停止前进……这个意象群中的意象相互支撑,相互修饰,每一个意象都围绕着诗的主题去表现,形象而深刻。 我 雨巷 丁香姑娘 “独自” “彷徨” “希望” “默默” “冷漠” “凄清” “惆怅” “悠长” “寂寥” “颓圮” “哀曲”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走近” “飘过” “到了” “走尽” “消散了” ——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