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胡适《容忍与自由》点评 “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鲁迅 鲁迅对敌人不仅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而且经常是“以两牙还一牙”,强调只要有报复的机会就绝不放过敌人。 而胡适的态度完全相反,完全以一种容忍的态度待人。 胡适一生中挨过的骂可谓多矣。他得到的骂名可真不少,两个字的有:“走狗”、“汉奸”、“反动”、“竖儒”;三个字的有:“反革命”、“叛国者”;四个字的有:“丧行文人”、“无耻文人”、“胡说博士”;最长的是:“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 “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有时他们骂的不中肯,我反替他们着急。有时他们骂的太过火了,反损骂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们不安。如果骂我而使骂者有益,便是我间接于他有恩了,我自然很情愿挨骂。” ——胡适 少年多读胡适,易养成健康的心理;老年多读鲁迅,则减少暮气。 鲁迅自己就不主张把他的小说选入中学课本。二几年的时候,有人提议把他的《狂人日记》选入中学课本,鲁迅就坚决反对,说这样的作品是不适宜中学生读的。 鲁迅深刻而绝望,胡适平易而葆有希望。 “过去语文教材里不选胡适的文章,无论是对做文章还是做人,都是大损失。” “鲁迅是一位独特的作家,他的尖锐的观察,深刻的体验,刻薄的用语,苍凉的情感,都是常人难以比肩的。年迈之后,再读这样的文字,会有更为深切的体味,也会有更为独到的心得。” “认识中国看鲁迅,改变中国看胡适。” “要想知道中国有多坏,请看鲁迅;要想在废墟上寻找希望之光,请看胡适。”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 ?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讨沦白话文,最后写成《文学改良刍议》,使古老的中国发生了一场白话文运动及新文化运动。 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积极提倡白话文运动。 1920年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的主将,因此当时反对他的旧派学者很多,尤以黄侃为最。有一次,黄侃对胡适说:“你提倡白话文,不是真心实意!”胡适问他何出此言。黄侃正色回答道:“你要是真心实意提倡白话文,就不应该名叫胡适 ,而应该名叫到哪里去 。” 又一次,黄侃在讲课中赞美文言文的高明,举例说:“如胡适的太太死了,他的家人电报必云: 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 长达11字。而用文言则仅需 妻丧速归4字即可,仅电报费就可省三分之二。” 蝴蝶 (中国第一首白话诗) ——胡适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希望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时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 1938-1942年被任命为驻美大使。在任期间为争取美援,争取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支持,奔走不懈。 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58年任台湾的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时,因猝发心脏病逝世。?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他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胡适著书勤勉,却留下数部“半部书”,如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等都仅写成上半部。 黄侃借此在中央大学课堂上调侃胡适道:“昔日谢灵运为秘书监,今日胡适可谓著作监矣。”学生不解,问何意?黄侃颇为阴损地回答:“监者,太监也。太监者,下部没有了也。”语毕,学生们哄堂大笑。 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 “这是胡适先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