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教学生理心理机制探析.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第二章有效课堂教学的生理心理机制探析 馆陶县教师进修学校 高高兴兴上学去 平平安安回家来 一、“鱼”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 二、“渔”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 三、“欲”与人本主义的教学观 一、“鱼”与行为主义的教学观 典型的环境决定论者 他曾宣称:“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在我设定的世界里教养,我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婴儿,无论他的能力、嗜好、倾向、活动、职业、种族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企业家等,甚至也可以把他训练成为乞丐或盗贼。”(1930) 人格是可改变的 幼年和少年是个体形成各种习惯系统的时期,也是人格变化最快的时期。人长到13岁以后,其习惯系统基本上已经定型. 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人格改变的程度也就越高。 行为主义教学观  行为主义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完全忽略学生的个人需求、个性特征,是一种典型的外烁式的教学行为。   强调外在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不考虑主体内在的心理状态发生何种变化。 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一)行为主义教学观的生理学基础 (二)行为主义教学观的心理学基础 核心概念 S-R(刺激—反应) 主要代表人物 桑代克 斯金纳 主要代表人物 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试误说) ??? 美国第一个从事动物实验以了解反应与刺激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专家。他在哈佛大学养鸡以了解动物的智商,他毕生都在对人类以尝试错误的学习行为作为主要的研究。他曾将【学习】定义成一种【习惯的形成】。 桑代克三大定律  一、准备律(? the law of readiness):当被指导的个体对象已经准备好(特别是神经系统)被指导的时候,给予适切的指导会使个体产生满足感,反之,则产生干扰。    二、练习律(the law of exercise):增加个体对刺激之反应,会增加个体对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因此反应的行为其增强的程度是视联结产生的次数、深度、与持续性而定。    三、效果律(the law of effect):伴随着反应行为的满足感对于习惯的联结是非常的重要的,反之,伴随着反应行为的不适感则会削弱习惯之间的联结。 考虑一下这样一个儿童,他通过发脾气而得到食物或吸引注意。当父母顺从他的要求,那么父母就强化了他不愉快的行为。在行为矫正情境中,踢打、尖叫这样一些行为从来都不会受到强化,只有那些社会接受的行为才能得到。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儿童的行为就会产生变化,因为发脾气不再能导致奖赏,而更和善的行为才能获得奖励。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①学习理论的三元取向。 ②学习的产生并非基于强化。 ③学习来自观察与模仿 ④模仿学习有不同的方式 ⑤模仿学习绝非机械式学习。 ⑥最能引起儿童模仿的是楷模 ⑦观察学习的全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历程:注意、保持、再生与动机阶段。 二、“渔”与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哪得泉水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认知主义教学观的理论基础 重视人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价值。 强调认知、意义理解、独立思考等意识活动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代表人物 苛勒 布鲁纳 奥苏贝尔 克勒的顿悟说  基本观点: 认为学习是通过对学习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构成一种完形而实现的,是通过有目的的主动的了解和顿悟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完形。顿悟说重视的是刺激和反应之间的组织作用,认为这种组织表现为知觉经验中旧的组织结构的豁然改组或新结构的顿悟。学习是顿悟,而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经典实验: “接竿问题”实验 “叠箱问题”实验 黑猩猩学习实验 顿悟说 顿悟是对事物整体或事物间整体关系的突然领悟。 (1)问题情境的整体性 (2)顿悟的产生依赖于旧有经验 (3)知觉的正确组织 顿悟说在教学中的应用  顿悟学习的核心是把握事物的本质,而不是无关的细节。 通过机械学得的内容没有真正的理解是无法迁移的,通过顿悟学习的内容能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一部分,随时可用于任何情境中的类似问题上去。 通过顿悟习得的内容,一旦掌握后,永远也不会遗忘。即顿悟的内容是进入长时记忆得 顿悟说的局限性 过分强调顿悟,全面否定尝试错误。    在一项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顿悟和尝试错误这两种活动往往是交替表现出来的。尝试错误往往表现于外,较多地表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