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下册诗歌专项复习课件.pptVIP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一)下册诗歌专项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诗歌分类: 1、题材(内容):送别诗、思乡诗、 咏史诗(抒怀、讽今)、 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托物言志、闺怨诗 2、体裁(格律) 古体诗 律诗(八句) 近体诗 绝句(四句) 二、考察内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联想想象、描写) 雨后初晴,空气清新,特别明净。秋月银辉,洒遍了苍翠的松林,腾起一片朦胧的雾气。山涧涨溢,清泉淙淙,竹林深处传来欢声笑语,浣衣女子结伴而归;荷叶哗哗摇动,那是小舟顺流而下。 2.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 手法+作用(表现什么) 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描绘出了山野的清逸与幽深,又表现了田家生活的恬静与安逸. 手法总结:修辞:1、用典 《锦瑟 》庄生梦蝶,望帝化鹃、鲛人泣泪、暖玉生烟 2、对偶 (律诗的颔联和颈联) 3、比喻 《琵琶行》(音乐描写) 4、拟人 《咏怀古迹》(其三) “……赴……” 5、夸张《蜀道难》 6、互文 《蜀道难》、《琵琶行》 7、拟物 《蜀道难》 “所守……,化为……” 8、对比 《琵琶行》、《马嵬》(其二) 9、衬托 《琵琶行》“东船……” 10、排比、反复、赋比兴、重章叠唱、 1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虚实相生、 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托物言志、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分析前两句写景的作用。 边地苦寒,环境艰苦,生活孤寂,反衬戍边将士 报国之志。(渲染氛围、借景抒情、反衬烘托) 4、分析“暗”“穿”对表达情感作用(词语作用) 暗,遮蔽;穿,穿破、打破。(1、解释词语) 写出环境恶劣战斗频繁。(2、字面意思) 突出将士坚定的报国之志。(3、表现情感)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全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人物形象) 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以及战争带来的国难家愁和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具有忧国伤时伟大情操的诗人形象。 (具体分析+总结性话语) 6、意象:物+情感 杜鹃(子规)、猿、水、月、枫叶、荻花 7、文学常识: 李白(诗仙):太白、青莲居士、 浪漫主义、豪放飘逸,想象丰富 杜甫(诗圣):子美、现实主义、 忧国忧民(诗史)、沉郁顿挫、格律工整 白居易(诗魔、诗王) :乐天、香山居士、白文公、现实主义、 “新乐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何为事而作”讽喻现实、通俗易懂 李商隐(小李杜):义山、玉谿生、 咏史诗、无题诗、词藻华丽、构思新奇 李 杜 1、文学常识: 孟子(亚圣):名轲、字子舆、战国、儒家、 《孟子》(七篇)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儒家、强调后天学习、 《荀子》(32篇) 贾谊:西汉、文学家、“贾生”、《新书》 韩愈:字退之、“韩昌黎”、“古文运动”、 “文起八代之衰”、“唐宋八大家之首” 2、通假 无----毋 (不要) 颁-----斑 涂------途 輮-----煣(使弯曲) 有----又 生-----性(资质) 从----纵 不----否 3、其 代词(自己) 副词 (难道、大概) 4、所以 用来 …....的原因 5、于 和 比 被动 6、句式 固定句式 或(有的人)…….或…… 直(只)…….耳(罢了), 是 (这)…….也 是何异于……. (这和…….有什么区别) 特殊句式 宾前:未之有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状后:树之以桑 定后: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