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语文高一教案1.3囚绿记(人教版必修2).docVIP

湖南省蓝山二中语文高一教案1.3囚绿记(人教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 《囚绿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掌握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 2.学习本文咏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教学重点:学习、掌握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使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导入: 有位作家曾经说过:“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都等焦了。”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听了这段优美的抒情文字后,请你说说,这位作家抒发了怎样的一种情感?阅读课文,不仅要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还得针对课文的不同特点,选取课文的关键处、深刻处、知识内容丰厚处、手法巧妙处、意义隐含处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腻的解读。现在就请同学们品读课文,并思考一个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位绿友(常春藤)在囚禁前的精神风貌的?从中你概括出这位绿友怎样的特点? 联系《囚绿记》写作的时代背景,结合课文里的关键语句,进一步探讨绿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写作主旨。 (2)、找出文中能体现写作背景的语句,结合作者生平,分析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表达对常春藤怀念之情吗? 明确:文中体现背景的语句: 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 ②、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③、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 感知作者:陆蠡(1908-1942),现代散文家、翻译家,主要从事进步文艺工作,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办该社工作。1942年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虽然当时并未在场,但知道消息后,前去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 进步的陆蠡作了犯人被提审。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便吐血而死。 六、附:《囚绿记》的写作背景。 陆蠡生活的时代,民族衰微,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他不满于人吃人的丑恶现实,一生追求进步,他的不少作品,像《竹刀》等都反映了这种思想倾向;而奋斗的历程又充满艰辛和坎坷,他不免感觉疲惫和痛苦。这可爱的“绿”使“我”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我”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绿象征了作者心中的自由、光明、幸福、希望和理想,这一切对他都弥足珍贵。《囚绿记》的写作年代,作者正在“孤岛”上海,抗战正酣,他怀念北平的常春藤,怀念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实际上不尽之意自在言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就是歌颂忠贞不渝的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正是“绿”深层的象征意义。“真诚祝福”,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的蹂躏,重获光明自由。由爱而囚,由囚而放、而怀念,一波三折,其间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令人动容,令人叹惋! (3)“绿”象征什么?你认为“绿”在文中具体可以指什么? 象 征 : 生命、希望 向往光明、自由 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绿”在文中具体可以指: 1、向往光明和自由、坚贞不屈的作者本人! 2、蒙难、渴望自由与和平的北平的人们! 3、日寇铁蹄下坚强不屈的中华民族! 作者以一株常春藤为线索,牵出无限的情思,唱出了一曲绿色生命之歌。你从这被囚禁的绿中,从常春藤执着之中,又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和事呢? 拓展延伸 学完本文,你有什收获呢?你得到什么启迪呢? (一)正面事例 1、海伦·亚当斯·凯勒 (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是美国一位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大时因为一次高烧而引致失明及失聪。后来借着她的导师安·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并且毕业于哈佛大学. 2、司马迁,受宫刑,却能忍受这世间最大的耻辱,因为他心中有未完成的《史记》。 3、史铁生,因病致瘫,却不向命运屈服,在轮椅上实现了自己的文学创作梦。 (二)反面事例 1、现代文学巨匠---老舍文革中不堪迫害纵身跳入冰冷的湖中…… 2、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因丈夫遇难无限郁闷,用粉红色的丝袜缠到自己的脖子上…… (三)正反面结合 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ufengder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