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树突状细胞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治疗进展.pdf
际儿科学杂志20103 1月第32鲞墓 !塑 !』
· 综述 ·
树突状细胞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 白血病免疫
治疗进展
韩鼓(综述) 赵文理(审校)
摘【要】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由于体内微小残留病(Mfu))的存在常导致复发。树突状细胞
(Dc)能呈递肿瘤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所以利用Dc的免疫治疗方法清除患儿体内
的MIlD就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就DC的特性 、Al上患儿与 DC相关的免疫逃逸机制 以及DC在A工JL免疫
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逃逸;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
ProgressindendriticcellandimmunotherapyofchildhoodacutelymphoblaM:icleukemia .Z D m .
Depamr,eraofHenmtology.theAffiliatedChildrentsHospitalofSoochowUniversO,,Suzhou2150o3,China
【Abstract】 Becauseoftheexistsofminimalresidualdis£ase(MRD),children、thacutelymphoblasficleukemia
( 上)oftensufferfromrecurrence.Dendriticcells(DC)Dlayapivotalroleinthebody’santi.tumoriinllluneresponse
throughtakinguptumoranti~ tostimulatethelxg.tv’SiillmLiIlesystem.Thereforeittmsbeconreah~spotduetODC’S
immtmohterapyofclearingMRD inthebodyofchildren withAI上.n Sreview diSClISSeShteDC characteristics,the
immuneescapemechanism associated thDCandtheuseofDC’simmunothempyinchildrenwihtAI上.
【Keywords】 Acutelymphoblastie1eukemia;tmlnuDeescape;Dendriticcell;Immunohterapy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 达 CD83,具有极强的抗原内吞和加工能力 ,在摄取抗
肿瘤 ,其治疗手段主要是联合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后或受某些刺激因素如脂多糖(LPS)、tL-113、肿瘤坏
随着化疗方法的改进 ,目前儿童 ALL5年无病生存率 死因子 (TNV)一a刺激后分化成熟。成熟 MDC高表达
可达 70%~83%,但仍有 2O%~30%的患儿因微小残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MHC).I/Ⅱ类抗原、CDS0、
留病(MRD)的存在最终复发,此时化疗 的作用十分有 CD86、CIM0、CD54等,能够启动q3al细胞分泌 IL-12,进
限,造血干细胞移植因供者来源不足及费用高昂,很难 ~ 步促进Thl细胞分泌7干扰素(IFN一7),增强CTL的
普遍适用。因此,在ALL完全缓解后应用新的治疗手 功能,在肿瘤免疫效应中发挥关键性作用。DC在成熟
段,如免疫治疗清除MRD成为必要选择,而利用树突 过程中同时发生迁移,由外周组织进入次级淋巴器官,
状细胞(DC)的免疫治疗成为研究的焦点。 然后激发T细胞应答反应。(2)淋巴系起源的DC(即
1 DC的生物学特性 PDC/DC2),由胸腺 中分离的前体细胞发育而来,表达
DC是目前已知体 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 低水平的CD54,能分泌IFN—a。
胞(Arc),其最大优点是能够显著刺激初始 T细胞增 2 DC与儿童ALL的免疫逃逸机制
殖,在免疫应答的启动和调控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能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