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代太原盆地“辟毒”、“避瘟”民俗的地理解读.pdf
晋阳学刊2010年第 1期 ·学 杜 ·
清代太原盆地 “辟毒、“避瘟民俗
的地理解读
张慧芝
(太原师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太原 030012)
中图分类号:K89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O一2987(2010)O1—128—02
寒冷期多为疫灾频发期,受小冰期气候影响,清代太原 表 1二月初二太原盆地驱虫习俗
盆地平均气温低于现代正常值,自然灾害频率增高。披览方
县名 驱虫方式活动内容 出处
志,可以发现期间盆地内有形式多样的 “驱虫”、“辟毒”、“避
阳曲 以石灰屑从井上引人其室 康熙 阳‘曲县志)卷二 风‘俗
瘟”卫生民俗。这些民俗是历史时期居民应对时疫经验总结,
徐沟 前晚用窜灰围屋,以避诸虫 康熙徐《沟县志)卷三风黼
兼具华夏文明之共性及地域环境之特性,本文从历史地理学
祁县 先一日晚,以童灰围宅,以避诸虫入 光绪祁县志)卷四 风‘俗
角度对其科学性进行了解读。
文水 先一晚,以灶灰围宅。避诸虫入 光绪文《水县志)卷三民俗’
一
、 正月初六 “黑豆辟毒”民俗的地理解度
介休 家家煮蔓菁熏壁虱 嘉庆 《介休县志卷四风
“立春”等节气多在正月。 逸《周书 ·n~iJil))记 “立春之 日,
东风解冻;又五日,蛰虫始振。”立春之后大地解冻,蜇居的虫 三、三月初三 “杨柳枝驱虫 民俗的地理解读
类苏醒,因时气萌生、万物始东,故而也是疾疫多发季节。康 “清明”、“谷雨”等节气多在三月。期间我国大部地区降
熙 《阳曲县志 ·风俗》等记 “正月初六,爆黑豆投水瓮内,辟 雨量开始增加,杨柳等作物迅速萌生。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毒。” 就有元旦、寒食插柳于户辟鬼的习俗,如齐民要术卷五有
黑豆置水中浸泡后用来辟毒,古代医书、农书多有记载, “正月旦取柳枝着户上,百鬼不人家。”迄唐,演变为插柳或戴
如 本《草纲 目-瘟疫》条 目下记,将黑豆 “布袋一斗,纳井中一 柳圈驱邪避毒,如 《酉阳杂俎 ·忠志=}载 “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
夜,取出,每服七粒,辟禳时气。”在黄河中游地区,还有在正 圈,言带之可免虿毒。”宋降进一步演变为头上戴柳圈、或插
月将 “赤小豆”、“麻子”等投置井中,辟毒、预防瘟疫的民俗, 柳于门等俗信功能,至于明清不衰。清代太原盆地用杨柳枝
齐《民要术 ·小豆第七》称这样可以 “终岁不遭伤寒、温疫。”太 “驱虫”的习俗如表2。柳树在北方普遍种、与居民生活关系密
原盆地内阳曲县等以山地为主,豆类种植比例较高,这就为 切,三月用柳树驱虫辟毒,更多是取其生命力旺盛、寓意吉样
“黑豆辟毒”民俗的形成提供了地理条件。 之意。
二、二月初二 “石灰、灶灰、蔓菁汁驱虫”民俗的地理解度 表2三月初三太原盆地驱虫习俗
“惊蛰”等节气多在夏历二月。《御定月令靼要 ·二月令》
县名 驱虫方式活动内容 出处 .
记载 “立春以后 ,天地二气和同,雷欲发声 ,万物蠢出,蛰虫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