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续一).pdf
翦辫 ■ 病虫防治
中国分类号:$435.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5,~7(2010)01—0021—04
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 木(续一)
许艳丽1,2 王丽芳13 战丽莉1,3
(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150081;2.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 150030;
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49)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豆胞囊线虫病研究进展 ,主要包括 : 广、危害重、寄主范围宽、传播途径多、休眠体(胞囊)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现与危害、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病原及 存活时间长,是一种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我国东
生物学特性、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分化、大豆抗胞囊线虫机 北和黄、淮 、海大豆产区发生较普遍 ,一般可使大豆
制、大豆胞囊线虫发生与土壤环境因子关系、作物根 系分
减产 5%~10%,严重 的可达 30%以上 ,甚至绝产闭。
泌物及其与作物连作障碍和线虫卵孵化关系等。
该病 目前是世界各大豆生产国大豆生产的主要障
关键词:大豆;大豆胞囊线虫;抗线机制;根 系分泌物 ;
碍 ,因此,该病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
卵孵化
1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发现与危害
1.1 大豆胞囊线虫病 的发现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twith the researeh advances on
大豆胞囊线虫最早在中国发现,据戴芳澜 《中国
SoybeanCystNematodes(SCN),whichcontainsSCNocurrence
经济植物病原 目录》记载,1899年俄国植物病理学
anddamage,pathogenandbiologicalcharacters,physiological
differentiation,mechanism ofsoybean resistance to soybean 家雅切夫斯基(Jaczevski)等在我国东北地区西部报
cystnematodes,relationshipsbetween the disease occurence 道 发 现 大 豆 根 线 虫 ,当 时命 名 为 Heterodera
andsoilenvironmentfactors,andbetweentheegghatchingof schachtti,即甜菜胞囊线虫 (戴芳澜等,1958)。1915
soybean cystnematodesand crop rootexudates,aswellas 年13本掘正太郎(Hori)在13本福岛附近发现胞囊线
continuouscroppingbarrier,andSOon.. 虫病 ,称嫌地病,又叫萎黄病。1952年31本学者一户
Keywords:Soybean;Soybean cystnematodes;Mechanism of 稔(Ichinohe)将大豆胞囊线虫单独列为一个种,定名
resistance;Rootexudates;Egghatching 为 HeteroderaglycinesIchinohe,即大豆胞囊线虫。
1936年在朝鲜发现,美国 1954年首次报道在北卡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CystNematode,简称 罗莱纳州发现大豆胞囊线虫病 。1968年埃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