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教案:《诗六首》.docVIP

【备课精选】2012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二教案:《诗六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目的: 1.了解近体诗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在诵读吟味中体会诗歌意蕴的特点。 3.学习诗人精妙的构思,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诗人创作的独特风格。 2.难点: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1.赏读结合,揣摩诗歌的意蕴、风格及写作技巧。 2.诵读—讨论—质疑—答难—领悟。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近体诗的格律,学习《山居秋暝》,鉴赏诗歌如画的意境,了解作者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比较《明湖居听书》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方面的异同。 【参考答案】相同点:①都运用了比喻;②都写了听众的反映,运用侧面描写突出了曲调的艺术效果。 不同点:①《明湖居听书》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而《琵琶行》则是以声喻声;②《明湖居听书》只不过极力形容唱腔的美妙,无弦外之音,而《琵琶行》则妙语点睛,既揭示出乐曲的无穷含蕴,又写出了诗人听出的“情”。作者写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在慨叹琵琶女身世的凄凉和抒发自己的不满。 2.分四人小组交流写对《青藏高原》这首歌的描摹。 二、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的《诗三百》到堪称百世之师的《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从刚健清新的汉魏乐府,到多彩多姿的南北朝民歌,我国古典诗歌发展到唐代可以说是一个顶峰,出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批大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两河并流。今天我们选读两首唐诗。 三、解题 1.名称: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即我们所说的格律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 2.以《山居秋暝》为例介绍格律: 投影: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仗)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押OU的韵) ①句式整齐:律诗每首八句,可分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分五言和七言。 ②对仗:律诗中间两联须对仗,如《山居秋暝》。对仗的兩句,句型相同、词性相同、平仄相反。 ③音韵铿锵: A.平仄规定: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见P31体式)每联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上联的出句与下联的对句相粘。 关于平仄:古音为“平、上、去、入” 四声,其中“上、去、入”为仄声;今音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四声。古音中的“平”变成今音中的“阴平、阳平”“入”声变成了今音中的“阳平、上声、去声”三种声调。这叫“入派三声”。 B.押韵规定: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如《山居秋暝》。 ④节奏感强:“五字句”有三个停顿,可切分为三拍,即:“221”式与“212”式;七字句有四个停顿,可切分为四拍,即:“2221”式和“2212”式。如《山居秋暝》、《登高》。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课文中的《山居秋暝》是五言律诗,《登高》《蜀相》《锦瑟》《书愤》是七言律诗,《石头城》是绝句。 3.与古体诗的区别: 古体诗 字数不定,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杂言都有 ①句式 参差不齐;句数不定,少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诗 只有五言、七言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多于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古体诗 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允许换韵; ②用韵 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 只能用一个韵,一韵到底; 近体诗 首句可押可不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一般押平声韵。 ③平仄 古体诗:不讲究平仄 近体诗:讲究平仄 四、自主·合作·探究 (一)鉴赏《山居秋冥》 【活动设计1】介绍作者。可先让学生讲,老师补充。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 王维的思想和诗歌,一般四十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以游侠、边塞诗为主,诗风豪迈、气势雄浑,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热情。在其后期,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等原因,对政治感到厌倦,开始过起了亦官亦隐、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这一淡泊闲适生活的山川田园诗。由于王维晚年信奉佛禅,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为我国山水诗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田园诗与孟浩然齐名,称为“王孟”。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不仅擅长音乐、书法,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