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舒婷诗歌特点.pdf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Y69044.7 监量接!主墼盟挂点 论舒婷诗歌的特点 研究生: 王彦池 指导教师: 于冰 学科专业 现当代文学 研究方向一 现代诗歌 摘要:舒婷是一位,o中永远充满希望的诗人,在十年动乱的异化的年代她紧紧襄住自己的骄傲, 深入人的内心世界,进行着对自我的反思;作为一位女性诗人她深入探讨女性的本体,从 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出发发表爱情的宣言,毅然否定数千年来压迫女性的虚假陈腐的爱情 观;在人际关系紧张人性泯灭日子,她呼唤人性寻找着真善美,用无限的爱的真情寻找理 解和尊重;作为动乱年代的诗人她没有仅仅叹息和忧伤,而是勇敢地担负起时代给予的沉 重的责任,用她不屈的信念扬起理想的风帆,她歌唱祖国,表达出爱国主义情怀。她的诗 充满着爱的激情,而由于悲剧性时代的烙印使她的诗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呈现着美丽的忧 伤的基调。 关键词:舒婷 诗歌 自我 人性 爱情 1952年出生的舒婷,享受过共和国初期健康而质朴的教育,感受过革命英雄主义的张 扬,她青春美丽的年华又经历过动乱社会给予她的欺骗、愚弄、遗弃的生活。黑白颠倒、 是非善恶的混乱围困着她年幼的心灵。理想和现实难以协调的搁浅感中,她迷惘、榜徨, 然后陷入沉重的思索和苦苦地追寻。她用她那颗敏感柔韧的女儿心感受生活、体味生活, 毅然与不正常的现实划清界限。在“文革”时期外面世界轰轰烈烈,革命13号满天b扬时. 舒婷满怀着对外在世界剧烈异化现象的愤懑,而把视野集中到人的内心世界,对其进行深 入的开掘,寻求内心世界个性的丰富和完善,从外在世界走『}iJ内心世界寻找自己、发现自 己、认识自己,同时也寻找发现和认识社会和人。正如徐敬亚所说:“她咀沉郁的诗,标出 了一条心灵的曲线,标出_r生活留给这一代青年的特定色彩和痕迹”。…舒婷以自己领悟式 的情感思维,进行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和艺术表达,她的艺术力量不在于理性思考的深刻和 明晰,而在于感情的内蕴的真挚和深沉,她相信自己的心灵,因此固守着自己的志向和选 择,思考着作为人的痛苦与欢愉,弹奏出一曲蓝以“自我”为主题的心灵世界的歌:她的 诗在温柔宁静中流淌着爱的旋律;她“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承担这个时代深深的烙印”。“1 她那幽婉清丽中透着赤子心的崇高的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一IL,,以及流露于她诗行中的淡淡 的哀愁,使她的诗呈现出舒婷特有的“美丽的忧伤”的基调。 “五四”{寺歌的意义在于推倒了压迫在广大人民身j二的封建主义的这座沉重的大山, 个性得到了一定解放。建国初期,由于在废墟仁建立一个共和国的大厦的需要,从半封建 半殖民地深谷中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统一的号令下舍弃个人某些愿望,服从一个伟大的 建国日标,这历史的规定,使亿万群众高度集中于步伐一致的建设大军与阶级斗争的铁流 里,张扬英雄主义,忘我为公的无私精神是五六十年代诗歌的主题.t11,1,JII、贺敬之是代 表。“文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把诗歌禁锢在一种固定的模式上,“左”倾意识形态恶性发展 使诗歌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成了“传声筒”,诗歌所颂扬的神化的英雄、超人,那高高 大大的形象没有人间味,而是非人化的“螺丝钉”、铺路的“石子”、“齿轮”,诗人没有“自 我”,像是站在圈外看热闹的旁观者,把圈内的热闹写出来给人看,诗人没有喜悲的情绪表 达,虚假、空洞的内容充斥诗坛,这些是诗吗?黑格尔在论及诗的本质时曾说过“造型艺 术要按照事物的实在外表形状,把事物本身展现在我们眼前;诗却使人体会到对事物的内 一i3的观照和观感。””1从心理学角度看,外部的客观世界,只有进入诗人的内心生活,转 化为一种特殊的情感化了的经验(直接或间接的),或一种情绪化r的意念(理想、信仰、 迫求等等),才能以诗人精神个体性的方式,重新显示出来,升华为诗。诗人的内心世界是 生活和艺术的交熔点、触发点和升华点。因此黑格尔一再强调:“诗的出发点就是涛人的内 心和灵魂”;…“抒情诗的中心点和特有内容就是具体的创作主体,亦即诗人,她的唯一 外化(表现)和成就是把自己心里话说出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q6403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