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农村金融建设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村金融建设发展历程 1.1953-1978重工业化战略下的农村金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机构的任务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必需的信贷资金,使农业能够为资本集约型的重工业发展输送廉价粮食和原材料,而不是为了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2.1979-198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农村金融: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大增,农民收入和储蓄也快速增加,同时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 3.1985-1996工业、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农村通过国有金融机构转移了大量经济剩余,同时也初步形成了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政策性金融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 4.1997-2002农民收入增幅下降与农村金融改革:农民收入下降,农村资金外流,民间金融的非法性。 5.2003-至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农业税和补贴等政策促使农民收入上升,但农民自身能力较弱,对未来收入增长贡献有限,农村金融机构亏损上升,农村金融改革作用不明显。 为什么要实行农村金融建设 1.农业生产的强季节性要求农民投入与收获期间需要大量的资金周转。 2.农业生产的高风险性要求农民从外部接入资金应付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 3.“三农”资金需求旺盛。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1.缺乏有效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商业金融市场。 2.主导性的正规金融是政策性银行,行政干预比较严重。 3.占主要地位的是非正规、无组织的金融市场,利率高,带有“半封建农业的特点”。 我国农村金融建设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定位错误。 三、农村金融改革问题。 四、政府的角色问题。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缺陷 1.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功能不强。 2.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领域内功能趋于弱化。 3.农村信用合作社支农能力有限、功能异化。 4.邮政储蓄分流农村金融资源,削弱了金融支持农业的力度。 5.农村保险市场发育不完善,阻碍农村经济的深化发展。 6.农村非正规金融异军突起,但发展不规范。 7.农村金融的监管体制不健全。 体系缺陷的对策 1.应促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多元化发展,并通过立法来支持。 2.改善中国农业银行“环节多、手续繁、收费高、耗时长”的缺点,缩短贷款发放审批时间。 3.改善农村教育制度,提高合作金融自愿性,出台优惠政策减少合作社的经营风险,强制规定农村存贷款比重。 4.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市场化机制。 5.扩大保险范围和对象,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引导商业性保险机构。 6.积极引导农村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努力培育农村多元化主体。 7.加强风险监管和内部制度建设以及法制建设。 二、农村金融发展的定位错误。 1.农村金融发展从属于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从属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服从于工业化、城市化等而导致农村金融发展背离农业经济发展。 2.农村金融发展脱离农民融资需求:我国农业总体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不具备现代农业的特征,农村金融活力得不到有效的支撑,农村金融发展依赖于中国农业现代化。 农村金融发展定位的对策 1.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现现代农业高科技化,奠定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坚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改变农业经济发展从属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战略,实现农村经济和金融多元化,放宽管制。 三、农村金融改革问题。 1.农村金融改革与区域性环境的不适应。 2.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3.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和风险制度的滞后。 4.改革过程中监管体制的妨碍。 5.农村金融的改革进度慢。 6.农村金融工作人员素质低,管理水平不够 改革问题的对策 1.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 2.引导农业金融机构回到农村,逐步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竞争机制。 3.健全风险分散机制,通过立法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4.完善相关监管法规制度。 5.加大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深化商业银行改革。 6.引进人才,通过帅选增加高素质管理人才数量。 四、政府的角色问题。 政府所实施的一系列农村金融改革,仍旧是政府外生性的制度供给,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面前,没有很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 政府角色的转变 1.做好引导、示范、支持、服务和调控。 2.适当给予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性优惠。 3.在必要的范围如法制监管等加大控制力度,在市场引导的地方减少政府干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