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十 临江仙 鹧鸪天 清平乐 同步测试(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一、语段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1~3题。
临江仙
晏幾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二句原是翁宏《宫词》(一作《春残》)中的句子(参见教材注释),被晏幾道借用到词中,便成了“名句千古,不能有二”,为什么在翁宏的诗中却不见佳呢?试结合这两部作品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翁诗写春残,故有落花、飞燕之词,但尾联的“萧飒暮蝉辉”应指秋景,这就破坏了全诗意境的完整。且“落花”二句景极妍美,不言情而哀婉已见,但翁诗接着却以“寓目魂将断”点破了这种含蓄美,诗便显得有句无篇了。而晏词中的“落花”二句接“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而来,写作者倚楼所见之暮春景象。“落花”、“微雨”点春,“人独立”与“燕双飞”对照,点恨。“落花”代表着美好时光的消逝,“微雨”隐喻着迷离浪漫的忧愁。双燕归来细雨中,触景伤情,使词人倍感己身之孤单落寞。此外,诗与词在体裁上的差异也导致了审美风格的差异,这二句更符合此处的审美要求。好句,往往是要与全篇融合在一起的。翁诗全首平庸,“落花”二句在其中殊不特出,晏幾道把它化入词中,妙手天成,构成一凄艳艳伦的意境。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可见词家手段之高明。
2.有评论者认为,换头“记得小初见“一句,是全词的关键。你是如何认为的?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有何用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记得”,那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回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缘由,所以是全词的关键。本词中特标出“初见”二字,用意尤深。因为许多事情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忘,而相识时的第一印象却是永志不忘。梦后酒醒,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依然是小初见时的情景。
3.请描绘结尾“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两句所体现出的意境,并说明其词在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意境:在当时皎洁的明月照映之下,小,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而去。作用:因月兴感,与首句梦后相应。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更加突出了词人对歌女小的难言的相思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
清平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吹过蔷薇。
4.前人评这首词时认为本词运用了曲笔,牵人情思。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同意。这首词巧妙运用了曲笔渲染,一波三折:春逝去,人寂寞,希望有人知春之去处唤回同住,以此奇想,表达对春的执著,这是一折;无人告知,也不可唤回,只好问与春同来的黄鹂,这是二折;黄鹂百啭不语而飞去,令人怅惘,这是三折。一首短词,竟几经曲折,层层深入,可谓巧妙。
二、语言运用
5.从以下16个词中选取最恰当的8个填入相应的画线部分,答案不得重复并依次写出序号。
①夜郎自大 ②妄自尊大 ③坚忍 ④以致 ⑤至 ⑥制高点 ⑦即使 ⑧居然 ⑨竟然 ⑩虽然 至高点 清规戒律 金科玉律 坚韧 大肆 大事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那些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而不是胸无点墨却________的所谓批评家。实干家往往具有________刻苦的进取心,________废寝忘食、兀兀穷年的奋斗精神,他们的努力________失败了,也会给人启示,教人避弯就直。而所谓的批评家,他们________认为自己站在真理的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2模块-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新课标.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4模块-文学类文本阅读-新课标.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5模块-实用类文本阅读-新课标.ppt
- (福建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6模块-语言文字运用-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2模块-现代文-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1-4讲)-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5-8讲)-语言运用-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10-15讲)-古代诗文阅读-新课标.ppt
- (江西专用)-语文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3模块(16-19讲)-古代诗文阅读-新课标.ppt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十踏莎行横塘路苏幕遮(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十一卜算子杨州慢鬲溪梅令(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十一如梦令醉花阴满江红(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四兵车行(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五寄李儋元锡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五西塞山怀古(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一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从军行(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复习冲击}2012届高考语文同步测试专题一滕王阁春江花月夜(苏教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
- {决战精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02:阶段质量评估复习学案(四)新人教版.doc
- {决战精品}2012届高考语文复习03:阶段质量评估复习学案(四)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