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系中国“心”——追忆吴大观.docVIP

魂牵梦系中国“心”——追忆吴大观.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魂牵梦系中国“心” ??——追忆航空工业老专家、西航老领导吴大观 西航集团公司董事长?? 蔡 毅 ???? 最后一次见到吴老,是在2008年的4月份,西航为庆祝建厂50华诞,在北京特别举行了西航在京人员联谊会,吴老作为“老西航”应邀出席。那天老人家情绪和精神状态非常好,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对西航的一片深情。会前,他亲自撰写了1000多字的对西航50华诞的贺信并坚持在会上宣读。他在贺信中写到,“怎样缩短发动机行业与西方的差距、怎样实现发动机跨越式发展、怎样跻身于世界航空强国之林,我们身上的责任光荣而艰巨,我相信西航集团公司的同志们,继承光荣传统,一定会为航空工业振兴做出更大贡献!”字里行间充溢着对发动机事业的深刻思考和无限挚爱,充溢着对航空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殷切期望!其情其景,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至今仍历历在目,感人至深。 ??? 没想到,吴老的切切期望竞成遗愿! ??? 吴老生前多次提出,想回到曾经工作过的西航看看,看看亲爱的战友,看看熟悉的厂房,看看台架上的发动机……但终因年龄和身体原因使这个愿望成为未竟之憾。回想吴老在西航的日日夜夜,无疑又是一次心灵的洗礼、灵魂的震撼! ??? 1978年至1982年,吴老担任西航集团公司(430厂)副厂长兼设计所所长,全面领导了某引进发动机的试制工作。他当时所做的大量而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但为该机最终试制成功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为西航集团公司乃至航空发动机事业自主创新留下了大笔精神和物质财富。 ??? ——视科技信息为科技人员的粮食。 ? 吴老常说:“只有完整准确的科技档案,才有可能研制出高性能的发动机来。”他十分重视科技信息工作,他要求科技情报部门建立与外界互相交流的信息网。在他倡导下,工厂对科技信息部门的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吴老始终认为发动机研制难度很大,科技档案、科技信息和科技图书资料三方面是科研工作的基础,也是设计人员掌握技术、更新发展技术的粮食仓库,也是有系统、有秩序地研制发动机不断创新发展的基础。他除了抓设计总体外,就狠抓这三个方面的工作。他强调科技档案、科技信息、科技档案必须用科学方法管理,这是研制单位技术储备和数据库的基础。这些观点至今仍具有宝贵的现实意义。 ??? ——在引进吸收中锻炼队伍、做研制的主人。 ??? 自主创新是吴老一生的追求。他特别注意利用某型引进发动机技术资料培养发动机研制技术队伍,为他们制定了详细的科研工作计划和技术学习计划,为自主研制储备人才。他说,引进发动机,关键技术是学不到的,最终要靠自己。他注重全面提高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规定设计人员每年要写出国外发动机发展动态的报告、绘制发动机部件发展情况的图册;他还组织年轻同志出国学习培训,促进他们掌握新技术。这些措施为西航乃至行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精湛、作风严谨的发动机技术人才。 ??? ——引进产品的同时,要吃透技术,为我所用。 ??? 在某机试制的四年多时间里,吴老系统研究了大批的技术资料,掌握了世界先进的发动机研制技术,同时使他在发动机的部件试验、150小时持久试车、高空模拟试验、低循环试验等试验技术方面深化了理解和认识。在他的主持下,写出了多份高学术价值的技术报告,其中包括了“进气道畸变”、“露天试车台”、“振荡燃烧”等国内尚未解决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某机顺利完成了高空考核工作,在较短时间内使我国的高空模拟试验技术得到了很大提高,并收集了一批技术资料,为我国今后自建高空台提供了技术储备。他及时组织考核结果及有关资料的编写,出版了11册相当有价值的技术资料汇编。 ??? ——人生是给予,不是索取。 ??? “Life is give,not take.”这是影片《悲惨世界》里的一句台词,也是吴老坚持了一生的座右铭。吴老到西航工作时已63岁高龄,患有冠心病,左眼失明。他每天六点多就到办公室,晚上十一点还在办公室学习技术资料。有一次由于劳累,吴老晕倒在车间被送到医院,可是醒来后,深感责任重大的他又回到试车岗位上。吴老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本色,他组织观念强,每月除按规定应交的党费外,还另交一百元支援国家建设,同时多次向希望工程、灾区、困难户和母校捐款,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 吴老走了,在一路风尘中留下了一路精彩,那感人的故事,可歌可泣,那高风亮节,可诵可咏。他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是航空人的骄傲,是西航人永远学习的榜样。他的爱国主义情怀,他那高尚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忘我的精神将长留人间。 ??? 吴老的一生彰显了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炙热的爱国情怀。 ??? 经历了九十多年坎坷人生的吴老,爱国情怀始终如一。在抗战的纷飞年月、在建国初期的激情岁月、在文革的动荡日子、在出国考察学习的日日夜夜……吴老的人生轨迹,始终与祖国命运血脉相连,始终张扬着中国优秀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民族精神。他是一个

文档评论(0)

考试教学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