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强韧化机制B.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DIFT 理论应用的可能性(实验室结果) 武钢耐候钢(铁路货车用板与集装箱板) σs MPa σb MPa δ5 % 备 注 09CuPTiRE 320 440 35 试验钢材 438~510 520~578 32~34 20μm 09CuPTiRE 试验钢材 * 本钢耐候钢(集装箱板) σs MPa σb MPa δ5 % ?-晶粒尺寸 ?m 09CuPNiCr 380 490 35 8.7 试验钢材 455 555 33 5.5 09CuPNiCr 试验钢材 试验钢材 09CuPNiCr DIFT 理论在中板生产中的应用 * DIFT 理论在中板生产中的应用 攀钢用连轧机组生产低碳钢中板 σs MPa σb MPa δ5 % 备 注 Q215 240 350 44 攀钢试验钢材 340 450 41 Q215 试验钢材 * 如何减少夹杂物的尺寸与数量是冶金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50CrV(50CrV4) 不同洁净水平的疲劳 S-N曲线 20μm 平均夹杂物尺寸29?m 平均夹杂物尺寸2.4?m 疲劳裂纹起裂 材料表面 表面和亚表面夹杂 内部夹杂 在109次循环后未裂 疲劳裂纹起裂 材料表面 内部夹杂 在109次循环后未裂 * 洁净条件下,硫化物20~60nm)、氧化物(5~20nm)的超细化 珠钢生产工艺简图 钢包 卷取温度: 550-650 ℃ 中间包 CSP 结晶器 均热炉 除鳞机 热连轧机组 冷却线 卷取机 拉速:2.8-6 m/min 连铸坯厚度:50 mm 开轧温度: 1050-1100 ℃ 终轧温度: 850-900 ℃ 191.8m 5.5m×5 73.8 m 48m 2.3m 11.5m 12.8m 17.8m 另:除鱗机出口至F1机架中心线距离约3.1m 均热温度: 1100-1150 ℃ * 珠钢钢水[S]水平 * 2002年1月63炉统计平均成分(%) C P S Mn 0.056 0.014 0.0052 0.37 * F1,?=10%,晶界析出,析出物尺寸0.7 × 0.15μm F1,?=10%,晶内析出,析出物尺寸0.15μm F1,?=30%,晶界析出,析出物尺寸100~50nm F2,?=79.4%,晶内析出,析出物尺寸60~20nm F2,?=79.4%,晶内析出,析出物尺寸60~20nm F5,?=95%,晶内析出,析出物尺寸60~20nm * 63炉统计平均值 [Al]t 0.0285% ; [O] <30ppm [Al]s 0.027%; [Al2O3] 0.0015% 珠钢钢水[O]水平 Hall-Petch关系式 细化晶粒不仅能提高材料的强度,还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晶粒尺寸小,晶粒内空位数量和位错数量少,位错与空位、位错间的弹性交互作用机会少,位错更易于运动,表现出良好塑性。 位错数量少,塞积位错数量少,只能造成轻度应力集中应力场,从而推迟微孔和微裂纹的萌生,增大断裂应变。 细晶粒为同时在更多晶粒内开动位错和增殖位错提供了机会,使塑性变形更均匀。 细晶粒为产生塑性变形所要求的晶粒转动也较小。 细晶材料同时提高加工硬化作用和流变应力,由细化晶粒引起的加工硬化和流变应力的变化幅度接近,因此真实均匀应变没有改变。 相邻晶界是以大角度间界相界的,当裂纹穿越晶界进入相邻晶粒,必改变扩展方向,晶粒越细,为裂纹扩展所消耗的能量越高,因此细晶组织具有较高的断裂韧性。 超级钢—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 * 日本的技术思路:采用多轴、大变形量,增加γ→α形核率 200mm 超细晶粒 大压下 目前国际获得超细晶钢(1~2?)的技术路线 试验钢成份: Fe-0.15C-0.3Si-1.5Mn * 日本新结构用钢 压下率 铁素体晶粒尺寸(μm) 屈服强度(kg/mm) 压下率对铁素体晶粒尺寸的影响 超细晶粒钢的拉力试验结果(与原有钢的比较) μm 铁素体晶粒尺寸 1mm3体积中的晶粒数 * 中国新一代钢铁材料的研究对象及目标 碳素结构钢(Q195、Q215、Q235等)σs=200 MPa提高到400 MPa级,数量占钢材总量的50%左右; 微合金和低合金钢(16Mn、20MnSi、X65等),σs=400 MPa提高到800 MPa级,数量占钢材总量的30%左右; 合金结构钢( 40Cr,42CrMo) σb=800 MPa提高到1500MPa级,数量占钢材总量的10%左右。 强度(韧性)提高一倍,和/或寿命提高一倍,扣除冷轧(拔)等深加工钢材,占全国用钢量60~70%,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 新一代钢铁材料三个主要特征的形成 超细晶 微米级(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