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 国 中 古 行 政 史 中 枢 制 度 一、三公九卿制 二、三省六部制 三、二府三司制 四、一省六部制 五、六部分管制 三 公 九 卿 制 秦汉时期的中枢制度主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包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是中枢机构中的最高执政者。丞相总揽政务,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则握有监察权力且为丞相副手。以后虽然在名称上有所变动,但职能一直未有改变。 三公之下就是“九卿”,但实际不止九名。主要包括: 1、太常。其为诸卿之首,掌管宗庙礼仪、教育,多由皇族或者外戚充任。 2、宗正。主要管理宗族事务。 3、光禄勋。掌管宫殿门户守卫和传达事务。其下辖官员很多,包括中郎将、羽林郎等各种郎官。是朝廷重要官员的主要来源。 4、卫尉。执掌保护宫廷的任务。 5、太仆。执掌皇帝乘舆。 6、大鸿胪。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和诸侯王朝聘宴之事。 7、廷尉。掌管刑狱,负责司法。 8、执金吾。负责宫殿之外、京城之内的警卫和治安,并充当皇帝出巡时的仪仗队。 9、大司农。负责国家财政。 10、少府。主管皇家财务和政务,下设署官颇多,主要有尚书、中书等。 11、将作大匠。负责宫室、陵寝、土木工程。 12、司隶校尉。负责京畿治安。 汉武帝之后,中枢机构发生了变化。作为服侍皇帝的尚书之地位开始崛起,而重臣也需要加“录尚书事”才可进入权力中心。东汉之后,尚书称“台”。同时,也开始分曹治事,逐步侵夺九卿的权力。其六曹为:三公曹(考课)、吏部曹(选举祭祀)、民曹(修建工程)、客曹(外交事务)、二千石曹(司法)、中都官曹(治安)。史称“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通典》) 三省六部制 曹魏建立后,尚书省独立成为中央机构。与此同时,其权力开始逐渐变小。中书省渐掌机要。总体来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枢机构变化不大,但逐渐为隋唐的三省六部制的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三省是决策部门,此外,还有秘书省和内侍省。尚书省下属的六部则成为具体的执行机构。六部之下,又各辖四司。具体分工如下: 1、吏部。掌官吏的铨选、考课和封爵等事物。下属: 吏部司:文官品级,赐禄等; 司封司:封命,朝会,承袭等; 司勋司:官吏勋级等; 考功司:考课事务等。 2、户部。掌户口、田土、财政、赋税等。 户部司:户口、土地、赋役、婚姻等; 度支司:租赋、物产、水陆转运等; 金部司:出纳、度量衡、市易等; 仓部司:仓廪、平准物价等。 礼部。礼仪、祭祀、学校、贡举等。 礼部司:礼乐、学校、仪式等; 祠部司:祭祀、天文、医药、僧尼等; 膳部司:牲牢、酒醴等; 主客司:藩属外国朝贡事。 兵部。掌军事。 兵部司:兵卫、武选、甲械等; 职方司:地图、城防等; 驾部司:乘舆、车马,驿传等; 库部司:仪仗、戎器等。 刑部。掌司法狱讼和司法行政等。 刑部司:律法等; 都官司:流徙、俘虏等; 比部司:核算损耗等; 司门司:门关、津梁、道路等。 工部。掌水利工程等。 工部司:掌城池营缮、采伐等; 屯田司:屯田、职田等; 虞部司:山泽、苑囿等; 水部司:舟津、渔业、漕运等。 六部的长官卫尚书、侍郎。司则设郎中、员外郎、主事等职。 隋唐的中枢机构除了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外,主要者还有从“九卿”演变而来的“九寺五监”,其接受六部的领导。 二府三司制 宋朝中枢机构的主要部门是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使。其余的设置基本与唐朝相同。但是其在官制设立上有着重大的改动。即普遍实行了“差遣制”。 差遣制本来是因为特定原因,由中央临时委派某官担任某职的制度,事罢即撤。但在宋朝,为了维护皇权,成为普遍采用的任命制度,这也造成了宋朝的官与职不一致,也促成了“冗官”的产生。 一省六部制 金朝初始阶段,承袭了宋朝的省部制度,但是尚书省的权力日渐增大,其余两省形同虚设。海陵王执政时期,将中书、门下彻底废除,只保留尚书省。元朝灭宋后,将中书省作为决策的中心机构,长官为中书令。下设右左丞相、右左平章事等官员。中书省直辖六部,各院、寺、监等具体执行部门的事物也统归中书省。 元朝除了一省六部制外,还包括: 枢密院:全国最高军事机关。设有知院、同知、副枢等官员。 御史台:最高的监察机关,设有御史大夫、御史中丞、侍御史等官员。 宣政院:最高的宗教和民族事务机关。 六部分管制 明朝灭元后,很快就废除了宰相,也废除了中书省,由皇帝直辖六部,清朝亦沿用之。虽然明清两朝分别使用了内阁和军机处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部门,且长官成为实际的宰相。但是在制度上,六部是全国最高的政府机构。 六部职能与前朝基本相同。此外,还有一些新增的部门。 通政使司:明朝设立。是上下沟通的机构,长官卫通政使。 内务府:清代所设。专管皇室事务,长官卫总管大臣。 中枢制度的特点 一、以皇权为核心; 二、以《周礼》为依托; 三、以和平为原则; 四、以制衡为宗旨。 中 国 中 古 行 政 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docx
- T_JSFPSA -001-2022_全麦面包_标准.pdf VIP
- GB50702-2011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docx VIP
- 《特高压电力管廊盾构隧道结构施工及运营期验收评估标准》.pdf VIP
- 15、推理综合 举一反三 2024—2025学年度 小学二年级奥数 教学课件PPT.pptx VIP
-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matlab课件(西工大-孙蓬).pptx
- 香港上市(IPO)全流程介绍(最完整版).pdf VIP
- GB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表格-全部[整理].doc VIP
- 09S302雨水斗选用及安装图集(清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