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校園中情緒與行為問題的討論 為恭紀念醫院 精神科 吳四維醫師 情緒與行為的關係 主觀對於壓力(distress)所產生的感覺 焦慮為其中最主要的症狀,其他如挫折感、悲傷、哭泣、自責、社交隔離害羞等 常出現在焦慮症、身體化症候群與歇斯底里轉化症等疾病 行為問題的產生常起因於這些挫折、不愉快,並且容易造成與他人、社會的衝突 行為形成的原因多不同在病因、家庭特質與個人特質如:過度的父母壓力容易造成焦慮症狀,但行為問題的產生常是由於父母的忽略與無能或學習到的偏差行為模式所造成 病態焦慮與畏懼狀況 “焦慮”並不盡然一定是病態的,常是一種保護與適應的模式,比如對於新奇、危險與害怕的情境 一旦能成功克服,則兒童的自信、競爭力與控制能力會又明顯的進步 阻止情緒成熟的因素:年齡、不良的氣質因子、過度保護與焦慮的照顧者、不佳的創傷經驗 也就是情緒的成熟需要成熟的認知能力、與複雜壓力環境的適應能力 病態性焦慮為廣泛性的,而畏懼則是針對特別的物體或情境 病態焦慮的症狀 臨床症狀:最常見,盛行率約2.5%,有害羞、膽小與過度依賴的特質,常對於正常的恐懼過度反應-地震、死亡等 焦慮症狀常以身體、心理與行為症狀來表現,可能以慢性或急性的方式出現,可能伴隨壓力出現,並且造成生活極度的影響 身體症狀:心血管系統(心悸)、呼吸系統(胸悶)、皮膚(癢)、肌肉(酸痛)、腸胃道(拉肚子)、神經系統(麻木)等 心理症狀:害怕、不安、擔心、失眠與惡夢 行為症狀:坐不住、過度或沒有反應、不願意參加或者過度參加危險行為 促發因子:氣質如“difficult”與“slow to warm up”;父母的態度與行為-過度干涉;special child syndrome (特殊小孩症候群)、早期的傷害、依附關係過度與壓力 治療:減輕壓力、個人與父母諮商、藥物治療 病態畏懼狀態 病態畏懼起於一般的畏懼物但經過父母或環境的加強,而逃避行為常是問題的呈現(常被說成膽小),兒童常見動物與昆蟲的畏懼,而青少年多為社交畏懼才開始。 選擇性緘默症:常見於學齡前兒童,多數有事件起因,常對於大人有過度的焦慮,影響其人際關係與學校課業。 治療:教育,行為治療為主要方式(減敏感法合併放鬆練習,洪水法等)常需合併抗焦慮與抗憂鬱藥物 治療效果佳但日後容易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 拒學症 拒絕上學,逐步發生,常發生在上學之初、換學校或轉換年級,常發生在假日後,即使經過家長與學校的催促,仍不願上學;男女發生比例差不多;通常與在校的成績與品德表現無關;在青春期後,常慢性化甚至無法改變 形成原因:分離焦慮、特殊的畏懼、精神疾病 治療:第一步認識情況避免不必要的檢查或加強,儘早在家屬與學校的配合下回學校,慢性患者瞭解是否合併精神疾病,配合藥物治療,甚至住院 2/3個案會回學校,剩下的個案常成長於混亂家庭;這些患者有1/3在成人後仍有精神官能症 憂鬱的意義 兒童的憂鬱症可能與一般的悲傷或沮喪無法區分;青少年期一樣會有這種情形,但在比較嚴重時,青少年症狀會與成人的形式較類似。 一般的悲傷與不正常的憂鬱,可以嚴重度、持續時間與情緒的品質來區分。 另外青少年與兒童出現憂鬱症時常合併其他疾病;8-16歲的兒童青少年,大約有90%出現憂鬱疾病時,合併有一種以上的其他疾病。 憂鬱症的定義與分類(成人) 主要的症狀為持續的心情低落與對日常生活感到無趣。 依DSM-IV的診斷分類分成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on)與輕鬱症(Dsythymia) 憂鬱症發作定義(符合以下九項中的五項): 情緒低落或易怒,對原本每天的活動失去興趣喜悅感,體重增加或減少,失眠或睡過多、激動或遲鈍,注意力不易集中,疲倦與失去能量,感到無助與無望感,重複想到死亡的念頭,並且已經有兩週以上 憂鬱症的定義與分類(成人) 輕鬱症在兒童的定義為:至少持續有一年的時間,有心情低落或暴躁與(以下六項中的兩項)胃口差、失去能量、失眠、低自尊、注意力不易集中與感到沒有希望。 適應障礙合併憂鬱症:因為明顯的壓力源之後的三個月內,出現的憂鬱症狀,但憂鬱症狀需在壓力改善後的六個月內消失。 藥物引發的憂鬱症 內科疾病引發的憂鬱症 臨床症狀(學齡前) 目前並不容易以成人的憂鬱症狀來區分兒童的憂鬱症;但不容置疑的是,在嬰兒、學步兒童及學齡兒童可能出現一段期間的憂鬱。 常見的特徵是冷漠與拒絕食物,也會有沮喪、不快樂與易怒,常花很多時間在哭泣與不安的滾動,常因為長不大而求助於醫師,也會有非特異性的腹瀉。 無法以身體異常來解釋這些症狀,常有輕微的發展遲緩。 常是因為長期被忽略的結果。 臨床症狀(學齡中期) 在此年齡的憂鬱狀態並不容易與焦慮症狀做區分,通常也不容易以此情緒症狀將小孩就醫;常合併有身體症狀如頭痛或胃痛、在校成績退步、常有注意力分散的情形、害怕、強迫行為、無法適應小的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