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方名人代言广告效果研究:历史回顾与理论探源
作者:孙瑱 ?
?
[关键词] 名人广告;名人代言者;信源可信度和吸引力模式;意义传递模式;匹配假说
近年来,邀请名人为产品代言已成为全世界通用的现代市场营销手段,从许多企业对名人广告的巨额资金投入可见一斑(Agrawal Kamakura, 1995; Belch Belch, 2001)。现代名人广告起源于西方。一些学者认为,上世纪30年代,广告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名人形象就是在此时出现在形形色色的广告作品中(Kambitsis, Harahousou, Theodorakis, Chatzibeis, 2002; Patti Frazer, 1988)。但更多的学者发现,名人广告在19世纪后半叶就略显雏形(Erdogan, 1999; Kaikati, 1987),因为早在1893年,英国女演员莉莉?兰特里(Lillie Langtry)的漂亮脸蛋儿便被印在了梨牌香皂(Pears Soap)的包装盒上(Bergstr?m Sk?rfstad, 2004)。美国学者赛格瑞伍(Segrave)也以19世纪末为开端,将名人广告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Segrave, 2005):
1. 一次世界大战前,大众生产及消费的崛起刺激广告业去尝试各种推销策略,于是一些名人及普通人的形象相继出现在专利药品的广告中;
2. 20世纪20年代,代言广告逐渐流行开来,并在1929年达到鼎盛,可是,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于代言者道德问题的激烈争论;
3. 20世纪30年代,名人代言确立了在广告界中的地位,但此时公众似乎对名人广告失去了原有的热情;
4. 从20世纪30年代末到1975年,名人代言广告业踯躅前行,丧失了之前异军突起的风光;
5. 1975年之后,电视媒体的普及使名人广告业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许多名人都希望在电视广告中露脸,增加他们的知名度,名人经纪人行业也应运而生。从1979年1997年,美国名人电视广告量增长了10% (Belch Belch, 2001)。到本世纪,名人广告约占美国电视和印刷广告的25% (Erdogan, Baker, Tagg, 2001)。在日本,名人广告更是占到了各种形式广告的70% (Kilburn, 1998)。
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正在体验着广告业的迅猛更新与发展。过去十年,中国的广告市场以每年增加40%利润额的速度扩张 (Zhou, Zhang, Vertinsky, 2002)。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广告业和媒介工业将上升至世界第二位 (Guerin, 2005)。名人广告业在如此优渥的大环境中亦获得生机。
名人代言广告作为显著的传播现象,已成为西方广告传播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中国,此类研究却明显不足,鲜见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进行的经验主义研究,这与名人广告经济在中国蓬勃发展的趋势并不相称。自上世纪70年代始,西方学界关于名人广告的研究层出不穷,值得关注。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做一个梳理和介绍,借此为国内学人提供一个管窥同行的机会,或能有所借鉴。
西方名人广告研究的主体是名人广告的效果研究,一般以三种模式——信源可信度和吸引力模式(the source credibility and attractiveness model),匹配假说(the match-up hypothesis),以及意义传递模式(the meaning transfer model)作为理论出发点。下文将着重介绍这三种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对相关研究进行分类综述。至于早期的名人和其他类型代言人广告的效果比较,本文也将提及。
不同类型的代言人广告
早在1976年,弗里德曼(Friedman)等人就对广告代言人做了四种分类(Friedman, Termini, Washington, 1976):(1)名人(celebrity),即那些因为个人在某一领域的成就而为广大公众所熟知的人物,一般来自娱乐界和体育界。(2)典型消费者(typical consumer)或称外行代言者(lay endorser),即代言产品的真正消费者或虚构出来的消费者,在代言之前并不具有任何知名度。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类“普通人”代言者逐渐流行开来,比起名人,他们更具亲和力、更易被消费者认同。(3)专家(professional expert),通常被认为是所代言产品的权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4)公司总裁(company president)或CEO。有些公司的头脑人物会亲自披挂上阵代言自家产品,例如,著名洗发水品牌维达?沙宣的创始人维达?沙宣常常领衔主演自家产品的广告 (Kaikati, 19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