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庸》翻译练习及参考答案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 文】 上天所赋予人的叫做性,遵循本性行动的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到众人的叫做教化。道,是人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的,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要警惕注意。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警惕的。喜、怒、哀、乐等感情没有表露的时候,叫做中;表露出来合于法度的,叫做和。中是天下最重大的根本,和是天下最普遍的原则。达到了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就发育生长了。 2.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译 文】 孔仲尼说:“君子的言行是合于中庸的,小人的言行是违反中庸的。君子能够达到中庸,是因为君子的言行处处符合中道。小人违反中庸,是因为小人无所顾忌和畏惧啊。” 孔子说:“中庸是人生行为的最高标准!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不多,这已经是很久的事了!” 孔子说:“道不能实行,我知道其中的道理了:因为聪明的人超过了它的标准,而愚笨的人却达不到它的标准。道不能为人们所明了,我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贤德的人过高地要求它,(因而把它神秘化了);不贤德的人过低地要求它,(因而又把它庸俗化了)。这就像没有一个人不是不吃不喝的,但很少有人真能辨别出其中滋味。” 孔子说:“道恐怕是不能实行了吧!” 孔子说:“舜可以算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吧!舜喜欢向人提问请教,而且又喜欢分析研究那些浅近平凡的话。对他人能宽容地包涵缺点,而褒扬他人的优点。他掌握着‘过’和‘不及’两个极端的偏向,而采用中庸之道去治理人民。这就是舜之所以成为舜的缘故吧!” 孔子说:“人人都说:‘我是聪明的’,(但是在利欲的)驱使下,他们就都像禽兽那样被赶到罗网陷阱中去,却不知道躲避。人人都说:‘我是聪明的’,选择了中庸的道路,但连一个月也不能坚持下去的。” 孔子说:“颜回做人,选择了中庸的道路。他得到了这一好道理,就牢牢地记在心中,时刻不忘掉。” 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治理平定的,爵位、俸禄是可以推辞掉的,锋利的刀刃也是可以踩上去的,但是中庸之道却不一定能做到。” 子路问要怎样才算刚强。孔子回答说:“是南方人的刚强呢?还是北方人的刚强?还是像你这样的刚强呢?用宽恕柔和的态度教导人,对于别人的横暴无理,也不加以报复,这是南方人的刚强,君子就属于这一类。连睡觉都枕着刀枪、穿着盔甲,在战场上拼命也不后悔,这是北方人的刚强,强悍的人属于这一类。所以君子待人很和顺,却不无原则地迁就别人,那才是真正的刚强!他们中正独立,决不偏靠一面,那才是真正的刚强!国家太平的时候,他们也不改变穷困时候的操守,那才是真正的刚强啊!国家混乱的时候,他们也保持正直,到死也不改变,那才是真正的刚强啊!” 孔子说:“ (世上有些人)避世隐居,行为怪异,虽然后代有人称述他们,但是我不愿去做这样的事。有些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但往往半途而废,我是不会中途停止的。有些君子依循着中庸之道行事,即使隐避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