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湿病诊断治疗学 临床基础教研室 牟慧琴 总论:风湿病概念 风湿病是一大类病种繁多的、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其病理范围以损害滑膜、软骨、骨、关节、肌肉、韧带、皮肤等为主的、且可侵犯多个系统的全身性疾病。 风湿病的症状特征:身体痛、痒、肿、或不仁。 病因病机极其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端。 风湿病的范围 风湿病涉及的范围很广,与临床各科几乎都有关系,如内科、骨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放射科等,同时还是临床免疫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医风湿病范围认定 以国际卫生组织所采纳的美国关节炎基金会1993年出版的《风湿性疾病概要》(第十版)所提出的风湿性疾病名称,了解风湿病的全貌。 美国风湿病学会对风湿性疾病的命名和分类(1993年) 一、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三)红斑狼疮(系统性、盘状、药物相关性) (四)硬皮病(局限型、系统型硬化症) (五)弥漫性筋膜炎 (六)多肌炎(多肌炎、皮肌炎) (七)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血管病 (八)干燥综合症 (九)重叠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十)其他 1、风湿性多肌痛 2、复发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3、复发性软骨炎 4、淋巴瘤样肉芽肿 5、结节性红斑 二、与脊柱炎相关的关节炎 (一)强直性脊柱炎 (二)赖特综合征 (三)银屑病关节炎 (四)炎性肠病关节炎 三、骨关节炎 (一)原发性 (二)继发性 四、感染所致风湿性综合征 (一)直接性 1、细菌性 2、病毒性 3、真菌性 4、寄生虫性 (二)反应性 1)细菌性 1)急性风湿热 2)亚急性心内膜炎 3)肠道短路手术 4)痢疾后 5)其他感染后 五、伴有风湿性疾病的代谢或内分泌疾病 六、肿瘤 (一)原发性 1、良性(腱鞘囊肿、骨软骨瘤病) 2、恶性(滑膜肉瘤、血管肉瘤) 七、神经血管疾病 (一)神经病变性关节炎 (二)挤压综合征 (三)反射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四)红斑性肢痛病 (五)雷诺病 八、骨及软骨疾病 九、关节外疾病 (一)关节旁疾病 1、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 2、肌腱病(肌腱炎) 3、附着点炎(上髁炎) 4、囊肿(腘囊肿) (二)椎间盘病 (三)特发性腰痛 (四)其他痛综合征 1、周身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2、精神性风湿病 3、局部痛综合征: 1)面痛并有颞颌关节功能失调 2)颈痛 3)斜颈 4)锁臂痛5)尾骨痛6)跖骨痛 十、其他关节表现的疾病 (一)复发性风湿病 (二)间歇性关节积水;等等 中医学风湿病发展简史: 中医学风湿病在中医典籍里多称为“痹证”、“痹病”、“风湿”、“历节”等等。 中医风湿一词起源于《黄帝内经》(公元前5世纪)。《内经》中把风寒湿三气杂合称为痹。 《内经43篇·痹论》专篇论述痹证: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素问·痹论》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帝曰:内舍五藏六府,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素问·痹论》 凡痹之客五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支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素问·痹论》 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 诸痹不巳,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 帝曰: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其入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 《素问·痹论》 帝曰:其客于六府者何也?岐伯曰:此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六府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府也。 帝曰:以针治之奈何?岐伯曰:五藏有俞,六府有合,循脉之分,各有所发,各随其过,则病瘳也。 《素问·痹论》 帝曰:荣卫之气,亦令人痹乎?岐伯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