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docVIP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3分)A (不温不火:形容人的性格温和或者商品销售行情不够火爆;不瘟不火:指 戏曲表演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以至:用在一句开头,表示由于前一分 句的情况而产生某种结果;以致: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造成某种结果,多指不良结 果或者不希望出现的结局。品味:(物品的)品质和风味;?品位:指物品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指人的欣赏水平高,也指人的素质高,修养高。) 2.(3分)B(A成分残缺,应为“基于…的考虑”;C语序不当,应为“广泛地听取”;D 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 3.(3分)A(A项“高足”意为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语境不合。) 4.(3分)D(根据押韵排除B项,依据律诗二、三两联必须对仗可排除A、C项) 5.(3分)A(韩美林先生的回答内容中涉及到不依赖父母、一技之长、自我修养等问题, 反推记者所问的问题应当包含这些方面。从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点来说,B项不够准确, C、D三项提问均不够全面。A项的提问内容是要引导韩美林先生对年轻人提一些希望和建 议,虽然宽泛了一些,还是能够涵盖另外三项内容。)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6.(3分)C(家畜,此泛指各类家畜的肉) 7.(3分)D(A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并列;B项:①连词,表目的;②介词,因为;C项:①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音节助词,无义;D项:介词,同。) 8.(1)(4分)我因为放纵心意径直向前,没有听从长者的教导而触犯法律。(“任意”1分,“不用”1分,“触罪罟”1分,句意通顺1分。) (2)(4分)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所期待的境界,却先得到了所相似的东西,不 是没有害处的。(“学者”1分,“所期”1分,“不为无害”1分,句意通顺1分。) 9.(4分)①就苏轼被贬一事表示慰问;②告知苏轼自己的生活近况;③对苏轼的生活情 况表示关心;④劝苏轼多读佛经并研究配药之方救济百姓;⑤开导苏轼乐观豁达对待世事。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参考译文: 转眼间分别已十多年了,我愚钝缺乏识别能力而遭遇坎坷,因而不再能够自列为朋友,没想到老朋友尚能如此记怀,录我在朋友之列。委屈你从远方亲手写信教导我,问候得很殷切,并且让我详知你近来日常起居生活安好,感激欣慰得说不出话。罗山向来被称为好地方,不会有瘴疠之毒气,也许是四季舒适吧。既已没有什么丧失的东西,而且能够感悟到受宠与受辱没有区别、得失不应系于内心,这是上天在祐助你啊。 我因为放纵心意径直向前,没有听从长者的教导而触犯法律。然而祸事如果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不用说当初是巧是拙了。黄州临江靠山,既顺适耳目观赏之娱,并且生活所须各种物品也容易得到,早睡晚起,又让我不知所说的祸事在哪里呢? 偶然读到《战国策》,看到处士颜蠋说“推迟吃饭时间,从而饭便可变成肉一样的美味”,我欣然而笑。像颜蠋,可以说是善于在贫困中生活的人。粗茶淡饭,在饥饿的时候食用,它的味道和山珍海味一样可口;而已经吃饱了之后,各种美味的肉食堆满面前,唯恐别人不端走。是好是坏在于自我的心态,哪里与外物有什么关系。 你所说的研习佛经与调配药物救治百姓这两件事,认为这是对闲居之人丰厚的赏赐。对于佛经,我过去也经常阅读,然而头脑昏昧,心智闭塞,不能够领悟其中的精妙之处。独处的时候,找些其中浅易的内容读读来洗去心灵的尘垢。这好像是农夫锄草的过程,刚锄掉,马上又会长出来,虽然好像是没有什么补益,然而毕竟比没锄的好。像那世上的君子,离尘脱俗得以深悟的人,我是没有认识的。过去陈述古喜好谈论禅道,自己认为已经达到最高境界,因而视我所说的话为浅陋。 我曾对陈述古说:您所谈论的,好像是食用龙肉,而我所学习的,是吃猪肉,猪肉与龙肉是有很大差别的,然而您整天空谈龙肉,不如我吃猪肉感受到口味美、肚子饱的真实。不知道您从佛经中所得到究竟是些什么?是为了超出生死和三乘,从而成佛吗?还是注重同我们这类人不相上下相处?研习佛道的人,本来是追求宁静和旷达的。而宁静近似于懒惰,旷达近似于放诞。求学的人或许没有达到期许的境界,却先得到了那所相似的东西,不是没有害处的。我常常因此怀疑自己,所以也把这些问题呈献出来与你探讨。 你的来信说人行于世间,但求平安无病,解决温饱,不做坏事,就足够了。我多次品味这些话,有无穷的感悟。没有机缘当面交流,姑且读读笑笑吧。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1)(3分)暮春(春季)(1分)。“落红”(1分),“(垂杨)飞花”(1分)。 (2)(4分)①比喻,以流水喻车声;②白描,“白草黄沙”“月照孤村”景物描写不加渲染;③视听结合,“朝云”“白草黄沙”“月照孤村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