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三峡大学的调查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0112124 覃玉红 2010112206 李书鹏
2010112131 胡 成 2010112119 惠述俊
2010112211 邵思康
概述:
中文名:
三峡大学
外文名: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校训:
求索
创办时间:
1946年9月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湖北省
现任长:
李建林
所属区:
中国湖北
硕士点:
124个
院士:
16人
目标位:
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学校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大学路8号
标准代码:
11075
三峡大学是水电特色鲜明的湖北省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共建高校。该校是2000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是湖北省“十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大学。三峡大学地处长江之滨、三峡工程之侧的世界水电之都、西陵峡口的明星城市湖北省宜昌市。这里有举 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有宏伟壮丽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以及湖北省最大的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地方水电、旅游建设如火如荼;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中医药资源和特有的生态环境资源丰富;为开展教学、科研,发展特色学科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校训 :求索。“求索”连用成词,始于爱国诗人屈原,源出《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求索”为校训,言简意赅,既体现传统文化,又展现时代气息;既具有三峡特色,又突出 学校风格。“求索”是三峡大学文化精神的内核,更是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坚定意志以及具有积极意义的人文传统和科学精神。“求索”校训体现了学校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体现了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体现了科学与民主精神的统一。它不仅取法于古典名篇,而且充分反映出三峡大学的独特理念,传递出教育目标与办学理念方面的个性化追求。
校徽:扬帆索源。 书海泛舟,索源蓄力,扬帆远航,三峡大学人一定能乘劲风,高扬帆,达到理想的彼岸。校名标志字体:三峡大学(用毛体)这是毛泽东同志的笔迹组合体。这一组合字体,雄浑遒劲,笔力挺拔,既体现艺术性,又具有权威性,展现了三峡大学这一“金字”招牌的神韵。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亿元。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 58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台(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1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34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2万册(件);建有160多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2008年被授予“中国教育和科研网三峡地区节点单位”。三峡大学图书馆新馆始建于2002年4月,竣工于2003年7月,200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主体7层,总占地面积:7085.0平米,总建筑面积:42605.33平米,花园面积1500平米,阅览座位4000余个。
图书馆馆舍设计理念先进,结构上采用“大开间、三统一”设计方案,使其内部空间结构简洁、明快,功能布局合理,自然通风和采光良好。功能上兼顾读者阅读、研究、自修、文化休闲及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功能不断拓展的需要,同时对图书馆的多样化功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和有序的布局;装备上凸现了“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读者第一,服务育人”等办学办馆理念,全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先进的安防消防设施为读者提供了舒适、安全、高效的学习研究环境,良好的计算机网络设施为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提供了有力保障;管理和服务上注意吸取国内外图书馆先进的办馆思想和方式,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在读者服务工作上实行“藏、阅、自修”一体化;在开放方式上,取消了不利于馆读者自主自由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约束(如不自带书包或图书、就室阅览、使用代书板、阅后自行归架等),实行“全年候、全天后”的开放。现代化的馆舍、良好的空间环境、先进的管理理念、开放文明的服务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书馆下设办公室、文献资源部、用户服务部、信息技术部、信息服务部、书刊阅览部等六个部室。现有正式职工83人。其中教授1人,研究馆员1人,副研究馆员18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40人。
学校组建以来,伴随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事业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