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拾穗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米勒-拾穗者 现实主义代表作 作品概况 【画作名称】《拾穗者》又名《拾穗》The Gleaners   【创作者】让·弗朗索瓦·米勒 (法)   【创作年代】1857年   【类别】画布油画   【风格】现实主义   【题材】场景   【规格】83.5cm×111cm   【材质】布 油彩   【现存藏处】巴黎 卢浮宫(The Louvre, Paris) 时代背景 背景:19世纪中期的法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 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以乡村风俗画中感人的人性在法国画坛闻名。习惯被称作米勒,实际按照法语发音应翻作“米叶”。 米勒生平 1814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富裕的耕农家庭之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 1831年-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2年-18岁起,到瑟堡市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1837年-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克罗瓦学习。米勒也常常去卢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1939年-离开德拉克罗瓦的画室。 1840年-米勒“肖像画”入选沙龙,正式跻身巴黎画坛 1847年-米勒开始将他的兴趣专注在乡村题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龙?展出古典主义风格的《巴比伦被俘的犹太人》和乡村风俗画《筛谷的人》。 1849年-《拾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由于巴黎动乱,米勒偕同妻儿搬到巴黎近郊,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这是他最贫苦潦倒的时期,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又必须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 1850年-米勒画出了《播种者》。并以此画获得许多重要人物的赞赏与肯定。如作家雨果、印象派画家梵高等。1857年-《拾穗者》,可说是米勒最著名的画作。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捡拾收割过后的麦穗。在画面中充满的感伤与人性尊严的宁静,奠定了米勒在法国自然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 1858年-《晚钟》(米勒死后,法国以80多万法郎购回此画)。 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与柯洛一起展出田园自然风格的画作,人们逐渐认可米勒的绘画。 1875年-61岁时咯血病逝于巴比松。 米勒的绘画 绘画特点 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艺术风格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使平凡的农村生活场面放出奇光异彩,这种充满同情的真实描绘的深刻意义就在于它的质朴平凡,是对劳动者最好的颂歌,代表作:《播种者》、《扶锄者》、《拾穗者》。采用横幅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森林尽头的旷野上,,代表作:《牧羊女》、《晚钟》。 拾穗者-米勒 《拾穗者》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 难得的收获 《拾穗者》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

文档评论(0)

沃爱茜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