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商业银行经营学》三阶段导学重点.docVIP

《商业银行经营学》三阶段导学重点.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阶段导学重点 商业银行经营学第三阶段学习包含3章: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七章 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与绩效评估 第八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这一阶段的具体学习重点如下: 第六章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第一节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一、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资产管理阶段 早期商业银行的对于扩大资金来源、增加盈利,没有太大的压力,因而不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心。一般认为,商业银行有两种流动性——基本流动性和充足流动性。银行必须储备用来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的要求和支付即将到期债务的本息的那部分现金称为基本流动性,基本流动性加上为贷款需求而储备的现金,称之为充足流动性。 可见,由于以上所述的商业银行主观和客观原因,当时银行家们只重视了基本流动性部分的满足,他们努力以资产结构的合理配置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以便解决负债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问题。比如当时较典型的贷款方式为“自偿性贷款”。 2、负债管理阶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西方各国战后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各国对商业银行利率严格控制。金融竞争激烈。同时,各国掀起了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浪潮,新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金融市场高利率的各种金融工具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也造成了很大的分流;金融市场给公司的财务管理者们提供了丰富的金融工具,使得他们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向选择空间,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当时商业银行的支票存款的数量大为下降。也就是“脱媒”(Disintermediation)现象加剧。因此,当时西方商业银行已不可能再忽视资金来源的性质、成本和易变性来进行资金的运用,他们为了满足旺盛的贷款需求和克服资金来源上的困难,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开始转向了负债管理(Liability Management)。 一般认为,负债管理开始于1961年美国花旗银行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和美国大券商创立CDs二级市场,以及随后其他银行的纷纷效仿。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用发行CDs、购买联邦基金、再回购协议、贴现窗口、发行商业票据等办法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动因是为了降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储备,扩大收益资产的规模,以提高资产的盈利性。 3、资产负债管理阶段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国家相继放松或取消了利率管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更多地注重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而不是稳定市场利率。对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来说,当时利率变得更加难以预测了,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西方各国先后出现了“滞胀”。通货膨胀和经济的不景气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心转向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影响因素。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的贷款需求下降,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大幅度波动且不断上涨使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提高,使其利差越来越小,银行利润不断减少,甚至发生亏损,导致大批银行破产。 以上这些因素使得银行家们意识到不能只靠资产或负债单方面来进行管理,必须根据经济环境和银行业务经营状况的变化,将资产方和负债方统一起来,在合理配置银行资产的同时,努力开拓新的资金来源,以实现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者之间的均衡。资产负债管理模式开始为银行家们所采用。 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的沿革 (一)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资产业务,所以经营管理的重心应该是资产管理,至于负债结构和规模则取决于客户的意愿,银行对此是被动的、无能为力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理论又包括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和资产结构理论等。 1.商业贷款理论 商业贷款理论又称为真实票据理论(Real Bill Theory),是早期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存款,而银行的绝大部分存款又是活期存款,为了满足客户不可预见的提存所需要的流动性(即为基本流动性),银行的资金不能加以长期利用,贷款业务应集中于短期性、自偿性的贷款。该理论还认为,商业银行发放的长期性贷款资金必须来源于留成利润、股本或长期负债等一类永久性资金来源,但这种贷款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很小;该理论还认为,银行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要用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以便在借款人不能还款时,银行可以通过处理商业票据来减少损失。 商业贷款理论有一定的缺陷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该理论片面强调短期流动性贷款,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化,使商业银行对日益增长的企业中、长期资金需求、消费贷款需求不能满足,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使得银行的业务种类单调,很多业

文档评论(0)

sdfgr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