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棉花拔杆机液压驱动装置测控系统的设计
1 绪论
1.1 前言
棉花拔杆液机压驱动装置测控系统的设计是通过检测驱动装置输出力的大小,来控制液压伺服阀的流量大小,并且通过流量的大小来进行计量,满足生产过程中的需求。整个过程进行智能化的处理。
1.2 课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纺织工业的逐步发展和棉纺织品需求量的增加,棉花价格随之上涨,我国的棉花播种面积也将继续保持与往年持平或略有增加的趋势。以2006年为例,我国的棉花播面积为533.33万hm2左右,比2005年增加了26.67万hm2。棉花播种面积如此之大,也提供了大量的棉花秸秆。据统计,平均棉柴产量为3 792kg/hm2,虽然我国各地区棉花播种情况不同,但由此也可看出棉柴资源非常丰富。棉柴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能源,通过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将棉柴进行周化、炭化或汽化处理,可以转化成木炭、可燃气体或电力。据统计,每吨棉秆原料可产木炭300kg、木焦油24kg、木醋油220kg,每100万t棉秆,产值可达10亿元。棉柴发电燃烧后的草木灰,还可以作为高品质的钾肥还田使用。棉柴还可用于造纸、制作人造板等。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产棉区对棉柴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是田间粉碎还田,如美国棉花种植区秋季收花后将棉柴粉碎还田;二是收获,如俄罗斯、苏丹等。棉柴木质化程度高,留在地内不易腐烂,对后茬作物生长不利,且易造成病虫害的传播因此我国主张收集棉柴…。由于棉柴收获程序多、劳动强度大,我国农民对棉柴收获机械化的要求十分迫切。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了对棉柴收获机的研制,70年代末80年代初达到高潮,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定型生产和推广应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棉柴收获机的研制又一次活跃起来,但由于棉柴主秆粗细不一致,枝权多,长势特殊,收获技术和收获机械仍不完善,至今人工拔棉柴仍为主要收获方式拉J。棉柴收获技术发展停滞不前,严重制约了我国棉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机械拔棉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有效地减轻棉农劳动强度,改变广大棉农种棉容易拔杆难的劳动现状。该技术的推广应用,结束了孝感地区长期无棉花拔杆机的历史,提高了劳动效率。
目前,我国所研制的棉柴收获机按收获原理大致可分为:铲切式和提拔式以及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刀辊式3种形式。按照起拔部件和结构进行划分则有锄铲式、拔辊式、刀辊式、圆盘式、链夹式、齿盘式等多种形式。
锄铲式采用铲切原理,利用“V”型双翼锄铲深人土壤下一定深度(100mm左右),在动力机牵引下将棉根铲断,并使棉柴向上抬起;锄铲后牵引一耧耙,把棉柴集成堆。这种方式原理简单,机构制造和使用方便,成本低,对棉花行距适应性强;但消耗动力大,残留棉根较多且铺放不整齐。
提拔式机械的工作过程为当动力机前进时,起拔机构遇到棉柴即迅速将其夹住,动力机继续前进,带动起拔机构产生向上的提拔力,把棉根从地下提拔到地面上来,部分机械设计有输送机械,可将棉柴从侧面送出,成条状斜躺在地面上。这类机械原理及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对棉花行距要求也高,但消耗动力少,残留棉根也较少,铺放整齐。
提拔式收获机械的起拔机构多采用拔辊、圆盘、链条或齿盘等。拔辊式起拔机构应用较多,其拔辊有半圆柱型、圆锥(圆台)型、圆锥圆柱复合型3种。半圆柱形拔辊每对由4个半圆柱辊组成,圆周面上设有纵横交错的沟槽,以增加摩擦减少打滑。拔辊每转1周,前半周喂入后半周起拔,特点是喂入断续起拔连续,夹持和起拔性好,但喂人性差。圆锥(圆台)型拔辊两辊水平安装,自然形成喂入角,其特点是喂人连续,但遇到秆细而直根长的棉柴时,就会出现由于起拔不充分而造成漏拔或堵塞倒伏现象。圆锥圆柱复合型拔辊吸取了前两者的优点,因而喂人性和起拔效果较好。
刀辊式收获机械工作原理是铲切式和提拔式两者的结合,收获部件采用旋转刀辊,工作时随着机架前进,刀辊旋转切人棉柴根部,同时将棉根铲断,将棉柴从地下提拔起来。刀辊在整个机具宽度内都入土作业,无需考虑棉柴行距,克服了受棉柴行距及直线度限制的缺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适应性。
圆盘式收获机械采用提拔工作原理,其结构为一对在空间成一定夹角配置的圆盘,两盘在轴向横断面上形成夹持点,夹持点处有夹持间隙,当机构随着机具沿棉柴前行时,棉柴通过两盘形成的夹持点,棉秆根部被夹持住,随着盘的滚动向前,棉柴被拔起并抛向后方。
链夹式起拔机械也采用提拔工作原理,靠两条以同方向运动的链条夹持棉柴并将其拔出。图2为一种浮压链夹式起拔机构。当动力机沿棉柴对行前进时,在分禾器的作用下棉柴进入两组对称的链枢的夹缝中,受到压链装置的挤压随机组前进而被拔出,并沿链条移至拨禾轮处被拨划沿挡禾板排出。该机构采用了浮压装置,内部装有弹簧,靠弹簧力的作用增强了链条中部的夹紧力,克服了传统的链夹式起拔机构存在着链条中间部位夹持不紧致使棉秆漏拔等缺陷。
齿盘式起拔机构的齿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