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VIP

2013届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Ⅱ 第2单元 考点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第二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生活变迁 考点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纵观近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这一专题,以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报刊、影视通讯五个方面为主要考查内容,除选择题外,非选择题主要集中考查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不同时期的变迁。在高考复习中,要注意在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体变化史实的基础上,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时代背景),要注意联系当时世界形势和政治生活对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运用提升】 (2010·福建卷)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1884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官厅为治事之机关,职员乃人民之公仆,本非特殊之阶级,何取非分之名称。查前清官厅,视官等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治之玷。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为此令仰该部遵照,速即道知各官署,并饬饰所属,咸喻此意。 ——《临时大总统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致内务部令》 解读:辛亥革命不仅是一场伟大的政治革命,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革命。其中改称呼,逐步采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称谓就是社会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说明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复习时除了要掌握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播媒体变化的具体史实之外,更要注意认识变化的时代背景和政治因素。 【运用提升】下表所列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哪一组最具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征( ) 跳交谊舞 时装杂志 上网 中山装 D 学唱样板戏 毛选 破四旧 军装 C 看电视剧 古典文学 时间就是金钱 唐装 B 扭秧歌 苏联小说 最可爱的人 列宁装 A 文娱形式 阅读 流行语 流行服饰 组号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生活习俗变化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A项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50、60年代的生活场景;C项是“文革”时期;B项和D项反映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生活场景。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与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的关系 【辨析】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与“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中国人民大众在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物,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趋势是 :由 以往封闭逐渐走向开放、面向世界;由过去封建传统天下逐渐走向近代、现代化。反过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在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革的同时,也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工业化、近代化、民主化方向变革。 【运用提升】下表是对上海、哈尔滨两地不同年代居民择偶标准的调查统计,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计划经济时代更注重家庭出身和本人政治面貌 B.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更注重个人能力和文化水平 C.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 D.新中国成立后西方思想文化深深影响婚姻习俗 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 单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婚丧嫁娶等社会习俗和社交礼仪的变化。D项不符合事实。新中国成立后婚姻观念很大程度上受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影响,其他选项符合题意和史实。 【背景材料】2011年7月23日温州的一声巨响,用淋漓的鲜血和生命为飞速发展的中国铁路敲响了一记警钟。诚然,发展铁路提升速度本身并没有错,但当进步必须以生命为代价时,这样的进步就值得人们反思。放眼寰宇:1998年,德国高铁事故后三天,发生事故的火车型号全部停运检测;2005年,日本火车出轨,搜救持续三天三夜;2008年美国洛杉矶火车相撞,25条生命获赔2亿美元……他们的教训就是对我们的启示, 在飞速发展的进步路上,我们是否也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究竟为何出发,前方又要去往何处?毕竟你我都要在中国这辆“高速列车”上风雨同路。 【知识链接】火车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14,英国人史蒂芬孙成功地制造了第一台蒸汽作动力的火车机车。1820年代,英格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