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國立政治大學 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
個人與社會
(Person and Society)
授課時間:每週四上午9:10 AM– 12:00 PM
授課老師:馬藹萱
研究室:綜合院館270839室
電話:2939-3091 ext. 88134(2938-7626)
E-mail: ahsma@nccu.edu.tw
授課地點:綜合院館270402教室
主題與目的:
本課程以微視社會學為出發點,並強調以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討論個人、群體、及社會組織間相互的關係及影響。這門課程以應用為主,理論為輔,其重點在於從生活的各個層面中系統性地觀察與思考社會行為之成因與結果。
本課程所要探討之主題如下:
經驗之組成:認知及歸因之形與改變,與文飾(合理化)作用
自我之建構:自我概念的形成,自我形塑與人際互動,自我情緒的社會化,與自
我組成之性別差異
社會影響與態度改變:社會從眾,權威服從,及偏差與社會控制
人際交往:自我呈現,社會交換,及社會結構之限制
個人與社會:個人自由與社會秩序間的關連與矛盾
建議修課先備條件:
已修過社會心理學基礎課程或具有同等基礎之訓練。
修課成績之決定因素:
平時成績:15%
此部份包括你在整學期的課堂參與及學習表現。
期中小組報告:20%
以4-5人為一組,選擇一星期做課堂報告(第1,9,11週除外)。報告共有口頭及書面兩部分。課堂口頭報告時間約為50分鐘(一節課),形式可自由選擇。其內容最少應包括:(1) 當週必讀文章之摘要;(2) 與當週必讀文章相關理論之介紹及應用;(3) 與當週主題相關的生活觀察;(4)準備討論題目及帶領課堂討論。口頭報告之成績由老師及當日隨機抽樣選出之三位學生評定。書面報告內容除了包括口頭報告的第(1)、(2)、(3)及第(4)部分外,同時應列出該組預備的討論問題及對這些問題的初步看法或討論。書面報告請於口頭報告的前一天中午12:00前以e-mail傳至老師信箱(ahsma@nccu.edu.tw)以及上傳至教學網頁之「作業繳交區」,繳交時間以作業上傳時間為依據。報告紙本請以訂書針簡單裝訂(勿置入文件夾中或加上塑膠製封面)後繳交。報告可提早繳交。對遲交將以扣分方式處理:每遲交一天扣2分(報告評分之總分為10分)。
期中個人報告:15%
期中報告之題目、繳交日期及其他相關事項將於學期中公佈。
期末個人報告:10%
請於閱讀「美麗新世界」後,根據你在課堂中所學習的概念與知識,對其內容進行討論與分析,並發抒閱讀後的感想。報告總字數限於2500字以內,請於第十五週(12/25)於課堂中繳交。報告可提前繳交,遲交者將扣分。
期末考:40%
期末考包含整學期的教學內容,題型將會有解釋題,簡答題,及申論題。修課同學將會於考試一星期前獲得申論題部份之參考考題(題庫)。
本課程必讀教材:
本課程之必讀教材包括依每單元所安排之英文文章及一本翻譯小說。英文文章每週約2至4篇,多選自本教學大綱所列之主要參考書籍(見下)及其他社會心理學之相關文獻。另外,為配合本課程的最後一個單元內容,將安排一本赫胥黎(Aldous Huxley)所著之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作為閱讀教材。同學可選擇閱讀中文翻譯版或英文原文。中文翻譯版現有桂冠及探索出版社兩種版本,英文版有多家出版社出版(如Harper Perennial Modern Classics, HarperCollins, Borgo Press, Amereon Limited等等),同學可自行選讀。
本課程主要之參考書目:
Brezina, P. B., C. Selengut, and R. A. Weyer, eds. 1994. Seeing Society: Perspectives on Social Life, 2n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yers, B., ed. 1993. Readings in Soci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 and Method.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Cahill, S. E., ed. 2004. Inside Social Life: Readings in Sociological Psychology and Microsociology, 4th ed. Los Angeles: 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Saks, M., and Krupat, E. 1988. Social Psychology and Its App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