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
欧阳修
一.阅读第一段做题:(2002年辽宁)
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解词:
环: 谓: 意:
写出最后一句的的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括选文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的“翼然”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找出这段文字中的的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段话,引用“醉翁之意不在酒”。
(2004年娄底市)
9.语段的开头部分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周边环境,其顺序是( )
A.由远至近 B。由近至远 C。由局部到整体 D。由下到上
10.下列句中的“也”字,不是表示判断语气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D。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对语段艺术特色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概写滁州地貌,语言极其凝练。
B.写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化静不动,富于生气。
C.述说自号醉翁的原因,委婉地表达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抑郁之情。
D.段末几句,直抒胸臆,一个“乐”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005年北京巿高级中中等学校)
12.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妙手回春 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 D。回环反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第二段做题。 (2004年广州)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霏:雾气 B。暝:昏暗 C。阴:绿荫 D。洁:清洁
2.对文段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日出而林霏开”是早晨之景; B。“云归而岩穴暝”是傍晚之景;
B.“野芳发而幽香”是春天之景; C。“水落而石出者”是秋天之景。
3.“山间之四时也”的“四时”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乐亦无穷”的“乐”指( )
A.山林之乐 B。山水之乐 C。宴酣之乐 D。从太守游而乐
5.选出“而”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蔚然而深秀 B。野芳发而幽香 C。泉香而酒冽 D。而不知人之乐
6.文中描写傍晚山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山间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四季感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004年哈尔滨)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第三段做题。 (99年贵阳市)
1.语段共四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⑴__________ ⑵__________ ⑶__________ ⑷__________
2.联系全文,可从语段中看出作者表达的是一种( )
A.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B.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C.山水之乐 D.“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3.达到这种思想境界,我们可感受到作者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抒发的_____
___________的旷达胸襟。
4.给这段文字分层:① ② ③ ④
5.参照句子加点的部分,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不破不立,不塞不___,不止不___,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辨证法。
(以下为2004年哈尔滨中考题)
6.从选文看,太守醉并非因酒而起。而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7.下面这段话中“惊叹号”所比喻的是什么,用简明的话写出你的理解:
古往今来,有多少风华少年,在酒色财气的迷惘中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前人用生命写成的启示录中,有一个个惊叹号在警示后人,要谨防灵魂的蛀虫,人生的蠡贼。
答:
四.阅读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