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领导方式与艺术的现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行政领导方式与艺术的现状 最佳答案 观中国古今领导科学的发展史,值得行政领导者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治国以人才为本的思想 古人说:得人者兴,失人者崩。它说明了古代政治家注重用人,人才是创业之本、治国之本的思想。现代伟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也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也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求贤用才,自古以来皆为杰出的领导者所重视。 汉高祖刘邦,在平定天下后的一次庆功宴会上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所擒也。这是刘邦对自己夺取天下成功经验的总结。其实,刘邦不仅重用三杰,而且注意把各方面人士,不论出身贵贱,都集中在他的周围。如萧何是县吏,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樊哙是狗屠,韩信是混子,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可谓三教九流,他都量才录用,各尽其长。所以他谋臣如林,猛将如云,终于成就了统一大业。从这则故事中可以看出,人才的得失是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 在我国古代,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有一天,齐国的齐威王与魏国魏惠王一起到郊外打猎,惠王向威王说道:你身为齐国之王,可收藏些什么宝物?齐威王答曰:没有。魏惠王说:象我这样的小国,我都藏有直径一寸大的珍珠几颗,这种珍珠所发出的光彩可以照耀12辆车子。你这千乘之国,何以一件珍宝都没有?齐威王回答说:我有一些珍宝,但是与你所说的珍宝不同,我有一个叫檀子的臣子,我派他驻守高唐,北方的赵人不敢来打鱼;另有一个臣子叫黔夫,我派他驻守徐州,能管理徐州那里四方来往的百姓7000多户;我还有一个臣子叫种首,我叫他防备盗贼,百姓可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象这样的珍宝,它的光辉可以照耀千里,何止12辆车子?齐威王的这席话,道出了齐国之所以富强的原因。 中国有句古语:昌士者富,失士者亡,又说,得才兴邦,得才兴业。唐太宗李世民是杰出的封建君王,治国成就赫赫,在他的身上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他总结说,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用人:第一,不妒忌有才能的人,看到别人的才能,好象就是自己的才能;第二,用人所长,避免其短;第三,敬重贤良,原谅犯错误的人;第四,褒奖正直,从不黜责出去一人。唐太宗深知人才的价值,在治国的过程中,正是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才实现了贞观之治,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显赫的一页。 中国自古凡有成就的政治家,无一例外地在治国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留下了宝贵的领导科学遗产。 2、关于任人唯贤和德才兼备的思想 自从有阶级的社会产生以来,统治阶级在用人问题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一种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种是任人唯亲的路线。这两种用人路线的对立和斗争,贯穿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我国古代大量事实证明:凡是推行任人唯贤路线的,国家和民族就会兴旺发达;而推行任人唯亲路线的,国家和民族就会衰弱危亡。 任人唯贤由《尚书·咸有一德》中的任官唯贤才一词演化而来。所谓任人唯贤,实际上就是在用人的问题上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早在春秋时期,管仲就提出了以德、功、才作为选人标准。他在《立政》篇中说:君子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之原也。这种朴素的德才兼备的选才标准,一直为后来的一切有识之士所采用,并加以发展。 墨子主张: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为天子。他认为,虽然是出身贫贱的农夫、工匠,如果有贤能,则可以提拔使用,给以高官厚禄,托以大事。王安石在一篇题为《兴贤》的文章中说:国以任贤使能为兴,弃贤专己而衰。贤能之士,什么时候都有,就看领导者对贤能之士使用与否。王安石列举了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之后,强调指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 唐太宗就把德才和影行(实际能力和表现)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说: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贞观六年,唐太宗对魏征说: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皆至;用一小人,则小人兢进矣。魏征回答说:然。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丧乱既平,则非才行兼备不可用也。司马光说: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聪明能干、明察事理、富有魄力的人方为才,公正坦率、合乎中庸之道的才是德。才和德,两者互相依存,不可偏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将人才的德才标准具体化为四化,这就是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实质上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任人唯贤和德才兼备的思想体现。其中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具体地说,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实执行党的路线,党性强,作风好,敢于坚持原则

文档评论(0)

7号仓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