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 地质灾监预警崩塌滑坡调查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表1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崩塌滑坡调查表 调查工作类别:                   档案号: 灾害点名称 烟云亭危岩 地 理 位 置 沙坪坝 区(县)歌乐山森林公园 灾害点原编号 新增 灾害点统一编 号 县区行政区划码 按乡镇编号 灾害体序号 类型 500106 XXX 007 10 02 坐标 (m) X: 3272574 前缘高程(m) 405 Y:后缘高程(m) 425 崩滑 时间 □ 老  ■ 现代 2006 年 月 日   时    分 经度 106°25 ′62″  纬度 29°34 ′45 ″ 崩滑体性质 ■岩质 □碎块石 □土质 类型 ■崩塌 □滑坡 □变形体 □不稳定斜坡 成 生 环 境 地质环境 地 层 岩 性 地质构造 微地貌 地下水类型 时 代 岩 性 产 状 构造部位 ■陡崖 □陡坡 □缓坡 □平台 ■孔隙水 □潜水 ■裂隙水 □承压水 □岩溶水 □上层滞水 倾向 倾角 T3xj 砂岩 85° 102° 观音峡背斜东翼 原始斜坡 坡高 20 m 坡度80 0 坡形 □凸形 □凹形 □平直 □阶状 斜坡结构 类 型 □土质斜坡 ■碎屑岩斜坡 □碳酸盐岩斜坡 □结晶岩斜坡 □变质岩斜坡 □平缓层状斜坡 □顺向斜坡  ■斜向斜坡  □横向斜坡  □反向斜坡  □特殊结构斜坡 控崩滑结构面 ①层理面 ②片理或劈理面 ③节理裂隙面 ④岩土接触面 ⑤层内错动带 ⑥构造错动带 ⑦断层 ⑧老滑面 选项 倾向 (0) 倾角 (0) 长度 (度) 宽度 (m) 结构面特点 填充物 填充量 (%) 密度 (条/m) ③ 265 25-28 15-20 张开,无充填 350 75-77 张开,无充填 崩 滑 基 本 特 征 水系 名称 干流 □ 左岸 □ 右岸 □ 涉水 □ 不涉水 支流 外形特征 平面形态 □箕形 □舌形 ■矩形 □横长型 □ 剖面形态 ■凸形 □凹形 □直线 □阶梯 □复合 长度(m) 宽度(m) 厚度(m) 面积(万m2) 体积(万m3) 坡度(0) 坡向(0) 25 25 4 0.0625 0.25 70 120 滑坡平台 个 主平台长 m,宽 m 主平台高程 m 后缘洼地长  m,宽  m 结构特征 崩  滑  体  特  征 滑 床 特 征 岩 性 结  构 土石比(%) 常见块度(cm) 岩性 时代 产状(0) 砂岩 ■块裂状 □碎裂 □散裂状 □土状 □ <5   □ 5-10 □ 10-50 ■ >50 砂岩 T3xj 倾向 倾角 滑面 滑带 层面  □ 土体/基岩接触面  □ 破碎风化岩/基岩接触  ■ 强/弱风化层界面 断层  ■ 节理面       □ 软夹层 左侧边界 □ 冲沟   □ 断层   □ 节理面   □ 层面   □ 临空面   □ 右侧边界 □ 冲沟   □ 断层   □ 节理面   □ 层面   □ 临空面   □ 地下水 埋深(m) 露  头(m) 补 给 类 型 □ 上升泉  □ 下降泉  □ 溢水点 ■ 降雨 □ 地表水 □ 人工 □ 地下水 土地使用 □ 旱地  □ 水田  □ 水塘  □ 草地  □ 灌木  ■ 森林  □ 裸露  □ 建筑 附表1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崩塌滑坡调查表(续) 调查工作类别:           档案号: 现今变形迹象 ① 拉张裂缝 ②剪切裂缝 ③地面隆起 ④地面沉降 ⑤剥、坠落 ⑥树木歪斜 ⑦建筑变形 ⑧冒渗混水 选 项 部 位 特       征 初现时间 ⑤ 坡体 5.12地震,暴雨,风化加剧裂隙发育扩张,陡崖下部分块体临空 2006 形成危岩。 成 生 因 素 地层岩性 □易滑地层 ■易崩地层 □软(夹)层 □软基座 □膨胀岩土 □松散松软层 □ 地质构造 □断层带 ■裂隙密集带 □背向斜核部 ■背向斜翼部 □岩层易滑产状 □岩层易崩产状  地形地貌 ■陡崖 □陡坡 □凸形坡 □直线坡 □顺向坡 □斜顺坡 □逆向坡 □横向坡 □ 自然动力 ■降雨 □冲蚀 ■风化剥蚀 ■临空卸荷 □崩滑加载 □地下水 □地震 □溶蚀 □ 人工动力 ■削坡 ■明挖 □库水位变化 □渗漏 □加

文档评论(0)

dengyuan67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