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关法律与贸易术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一、国际货物买卖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国际货物买卖法,是调整国际货物买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和规范的总称。 本章范围:有形动产(货物)的买卖 形式:包括国内法;国际公约;国际惯例 国际货物买卖法 买卖合同是卖方交付货物给买方而买方接受货物并支付货款的一种双边合同。 货物:各国的买卖法一般认为,一项物品要成为买卖法所指的货物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这项物品必须是有形的;②它必须是能被移动的。 以货易货合同:买方不以一定数目的货币而是以其他形式支付贷款的合同是不是买卖合同? 是。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当事人分别处于不同的国家。 构成合同要约和承诺的行为一般在不同国家完成,或者虽在一国完成,但货物的交付或合同的履行一般跨越国界。 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法律 (一)有关货物买卖的各国国内立法 大陆法 (买卖法定入民法典 商法典     (2)民商合一,有关买卖的法律编入民法典内,作为民法典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英美法系国家 买卖法由两个部分组成: 1、制定法 2、不成文法 (1) 英国《货物买卖法》 (2) 美国的《统一商法典》。 美国的 《统一商法典》不是由美国的立法机关—国会制定和通过的法律,而是由一些法律团体起草,供各州自由采用的一部法律样本。原因在于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关于贸易方面的立法权原则上属于各州,联邦只对涉及州际之间的贸易和国际贸易享有立法权) (三) 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的中国法律 1、《民法通则》 2、《合同法》 3、《香港货物售卖条例》  二、  有关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 1.统一私法国际学会主持下制定的两个公约 《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 由于各国在货物买卖法方面的分歧有碍国际贸易的发展,早在1930年,罗马国际私法统一协会就决定拟订一项有关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但二战使该工作一度中断,1964年海牙会议正式通过《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立统一法公约》。但由于上述两项公约受欧洲大陆法传统的影响较多,内容比较繁琐且概念晦涩难解,故参加的国家寥寥无几。只有比利时、冈比亚、德国、以色列、意大利、荷兰、圣马力诺和英国等八个国家。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由于1964年海牙会议通过的两项公约都未能达到统一国际货物买卖法的预期目的,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决定由他来完成这一使命。1978年该委员会完成了起草国际货物买卖公约的任务,并决定把1964年的两项公约合并为一个公约,名为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0)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1980年维也纳外交会议通过,共101条,于1988年生效.核准和参加该公约的国家已达到73个,包括中国,美国,法国,德国等。 《公约》适用范围 1、当事人适用范围:根据公约的第1条的规定,该公约适用于营业地点处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2.不适用该公约的交易: (1)仅供私人和家庭使用的货物买卖合同 (2)以拍卖方式进行的买卖 (3)根据法律当局的执行令状或其他令状进行的买卖 (4)股票、投资证券、流通票据或货币的买卖 (5)船舶或飞机的买卖 (6)电力的买卖 不定项:设甲乙两国均为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请问下列哪些情况可以适用该公约?(    ) A.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甲国的乙国B公司之间订立的办公用品买卖合同 B.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乙国C公司之间订立的电视机买卖合同 C.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乙国E公司之间订立的技术服务为主的补偿贸易合同 D.营业地位于甲国的甲国A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乙国的甲国F公司之间订立的货物买卖合同 案例分析: 代理商A和卖方S均在中国设有营业所,A通知S 说他被授权为某买主购买货物,但并未告诉S实际买主的公司名称和地址。A和S 签订了合同。事后,发现A是德国某代理公司的代理人,而且德国的公司就是这批货的实际买主,营业所设在德国。后因货款问题发生纠纷,卖方S在中国法院起诉买方。 问:该案应适用的法律是? 案例分析2 甲乙两国都未参加CISG,丙国是该公约的缔约国,甲国的A和乙国的B在丙国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对合同的成立发生了争议,A在本国的法院诉B。如

文档评论(0)

tcp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