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教案.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无机化学》教案 教科书: 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 许锦善主编《无机化学》 第三版,人民为生出版社,北京,2000年5月 2.教学安排 讲课 :54 学时, 实验 :52 学时 考试课: 期中考试 占15% ; 实验课 占15% ; 期末考试 占70% 3.授课内容 (1)普通化学原理部分: 重点围绕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讲授四大平衡及其变化规律。 (2)结构理论部分: 重点讲授原子和分子结构有关理论与应用。 (3)元素化学部分: 选修自学。 4.教学参考书 (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 无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994 (2)曹锡章 宋天佑 王杏乔,武汉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 《无机化学》(上,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 (3)朱裕贞,顾达,黑恩成编写. 现代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 (4)刘新泳,刘丽娟,柳翠英编著. 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2001 (5)徐春祥,韩玉洁.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哈尔滨出版社 2000 (6)章琦主编 无机化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北京 1992 第一章 绪 论 (1学时) 基本要求 了解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和重要分支学科及新的边缘学科。 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 了解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讲授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化学的发展史和近代无机化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以及新的边缘学科。重点讲授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及与药学学科的关系。 本章难点内容:有关无机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基本概念 无机化学;四大平衡;元素化学;稀土元素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 授课要点 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 无机化学的发展 基础化学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可以说化学发展史就是无机化学发展史。 现代无机化学运用量子力学理论和光学、电学、磁学等测试技术建立了现代化学键理论,确定了原子、分子的微观结构,使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质联系起来。使无机化学正从描述性的科学到推理性科学过渡,从定性向定量过渡,从宏观到微观深入,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化的、定量化的、微观化的现代化的无机化学新体系。 无机化学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内容 A.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制备。 B.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组成、结构的测定. C.化学理论的阐明. (2)研究方法 依靠现代物理技术如光谱,核磁共振、X-衍射,电子能谱,对新化合物的键型、立体化学、对称性等进行表征;对化学反应性质、热力学、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促使理论的建立核发展。 无机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 分支学科 普通元素化学 配位化学 无机合成 稀土元素化学 同位素化学 核化学 边缘学科 生物无机化学 金属酶化学 金属螯合药物 元素医学 二. 化学与药学 1.药学研究的内容 (1)药物分离、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2)制剂 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药学学科是生命学科的一个部分。化学是药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用化学的理论指导合成有特定功能的药物,探明构效关系。 用化学的方法从天然界植物动物中提取生物活性成分。 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测定药物和生物活性成分的结构、组成和含量。 用物理化学的方法研究药物代谢、转化、生物利用度、稳定性以及研究药物的药理作用。 化学工作的基本方法——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 1.实验方法 模拟实验;特殊条件实验 ;加速实验结构和组成测定等 2.理论方法 实验结果的数学处理;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客观反应体系的理论模拟;真实体系的理想化研究;微观结构的模型建立。 (刘新泳) 第二章 溶液(4学时) 基本要求 1.掌握产生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的原因和相应的计算。 2.了解电解质溶液活度,离子强度等产生的原因和有关概念。 本章重点、难点 溶液根据溶质在溶液中存在的电性状态可以分为电解质溶液和非电解质溶液。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其某些性质(如: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下降和渗透压等)具有特殊性——只取决于溶液中所含溶质离子的数目(或浓度)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稀溶液的这些性质称为“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本章将重点介绍非电解质稀溶液依数性的产生原因和相应的计算以及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电解质溶液中因离子氛的存在,离子相互牵制,使离子真正发挥作用的浓度比完全电离应达到的离子浓度要低,其表观电离度<100%,因此对电解质溶液中可起作用的离子浓度(又称为

文档评论(0)

精华文档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